首页 小组 文章 相册 留言本 用户 搜索 我的社区 在线学堂 商城 购物车 支付钱包
全部

[坡仔跟你一起阅读好书·第二十七期]《马克思靠谱》​​第六章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苏东坡忠实粉丝
发表于 2021-08-08 15:00:11

       不枯燥,不戏说。

       马克思第一次以流行文化的方式,与新生代深情相遇。​

       本书描述了一个真实的、彩色的、依然“活”着的马克思。

       在书里,年轻的马克思叛逆过,喝酒决斗、给白富美贵的燕妮写过情诗,思考让他的叛逆闪闪发光,为人类幸福的理想让他把高调唱成高尚( 第一章);马克思获得哲学“武林秘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超越“师父”黑格尔(第二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越了人类历史上关于友情的一切传说(第三章);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与成熟(第四章);史上最神秘莫测的“意识形态”其实并不讨厌(第五章);马克思如何名副其实地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第六章);马克思的无尽苦难赤子情怀与豁达胸襟令人热泪盈眶(第七章);马克思这位资深“大夫”为资本主义开具的经典“诊断书”和“病危通知书”(第八章);晚年马克思笔耕不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第九章)在书里,针对诋毁马克思的种种谣言,我们用翔实的史料,严谨的考证,澄清事实,以正视听。

       在书里,别具匠心地设计了“马上学习”板块,意为在研读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深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在书里,很多成长的烦恼也能从马克思的经历和思想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内蒙轩◎​主编


​第六章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把马克思发现的新世界观清楚鲜明地折射了出来。简练锉锵的修辞、震撼人心的真理、自由光明的希望赋予《共产党宣言》胜于《圣经》的力量。19世纪这样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几乎席卷了20世纪所有的政治风云,至今即使那些不明就里的人仍然会对此书感到“不明觉厉”。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较量,“两个必然”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一定赢;“两个决不会”告诉我们资本主义还能持一会儿;“两个决梨”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如何加强自我修养,才能更快赢得胜利。对眼前这个令人迷茫而又困感的世界来说,倘若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回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失掉了它自己的未来。《共产党宣言》向全世界发出响亮的号召,让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一、不明觉厉的《共产党宣言》

       有这样一本书,最初只印了几百册,但它成为了思想的武器。时至今日,它影响了全人类,被翻译成了两百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说到这儿有人也许会想到《圣经》,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共产党宣言》。最初这是一本绿色封面、只有23页的德文小册子,刚印刷好就赶上法国二月革命的爆发,油墨未干的书籍立即被分发到各国的同盟盟员手里,成为工人的思想武器。

       就是这本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小册子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它的问世以及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世界各国产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社会主义革命组织,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共产党宣言》在世界上传播得非常广泛,其发行量堪比《圣经》,不仅成为全世界共产党人和一切进步人士必读的著作,而且成为美国等许多国家大学生的必读书。就在2016年年初,根据美国一家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共产党宣言》是美国名校大学生十大课外必读书之一。

      《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响遍世界各地。在共产主义理想的鼓舞和激励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并先后带动十四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亚非拉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成功,乃至于“8小时工作制”、“五一国际劳动节”,以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因为感到压力对劳动人民实行的种种福利政策,都与共产主义理想指引的社会运动有着紧密关联。

       一位德国作家在谈到19世纪以来的历史剧变时说:“没有工人运动,没有社会主义者,没有马克思,当今世界六分之五的人口将依然生活在半奴隶制的阴郁状态之中。”在中国,共产主义理想指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让国家站起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让国家一步一步富起来、强起来。回顾《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六十多年来的历史,共产主义理想在世界上和各国人民心灵中结出的硕果可谓震古烁今。


1.“两个必然":社会主义一定会赢

       有人会问,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斗了这么多年,到底谁会赢呢?我们坚信社会主义一定会赢!哪来的信心和底气?《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两个必然”的论述,就是我们信心的来源。

       什么是“两个必然”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类的历史和自然界的历史是一样一样的,它由客观规律支配着,这个规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这决定了资本主义没办法克服它内在的基本矛盾,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没法避免,所以必然走向灭亡。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在一个村子里,有老C(资本主义英译capitalism的首字母)和小S(社会主义英译 socialism的首字母)两家人。老C家兄弟众多,一直是分家单于,其中老大和老二由于分家的时候占了便宜,家底比其他兄弟厚实很多。种地用的牲口和大型农具都归老大老二家所有,其他兄弟要用可以,但是得拿钱来租。日积月累下来,老大老二家越来越富,其他弟兄们活没少干,但一年到头剩不下什么钱,过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分两桌坐,酒菜都是一样的。但一桌老大老二家七八口人分着吃。另一桌其他几十口人分着吃,搞得大家族里怨声载道。

       小S家正好相反,从来没分过家,种地用的牲口和农具都是公用的,兄弟们谁用得着就拿去用,种的粮食归公,大家分着吃。日积月累下来,各兄弟家日子过得差不多,关键是大家心很齐,劲儿往一处使,种地一起种,有饭一起吃。过年过节吃饭的时候,一大家子围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其乐融融。

       这个时候,村里有项大工程,各家当然都想干。但是老 C家兄弟们内部意见不统一,小兄弟们觉得干工程赚的钱大部分被老大老二拿走了,自己分不到多少,思想上很不积极,工程最终也没拿到手。而小S家由于赚钱大家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人心齐,泰山移,很快就把工程拿下了。久而久之,老C家和小S家比较起来,哪一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呢?当然是小S家!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较量,也是如此。资本主义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财富分配不均、老百姓的日子必然会越来越差,而社会主义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2.“两个决不会”:资本主义还能撑一阵子

       说了“两个必然”,有人不服,还会问,你说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但是资本主义现在活得好好的,也没有完蛋啊,怎么解释呢?

       还是以刚才老C和小S两家举例子。老C家可能表面上过得还不错,是因为老大老二有这么三个手段。第一个,老 C家的老大老二看到小S家发展不错,也跟小S家学了点“共同富裕”的思想,为了安抚弟兄们的不满,可能会少要点租金,多发点工资,原来一天一块,现在涨到一天一块五、小弟兄们一看还能多分到点钱,干活就多少有点积极性;第二个,老大老二能忽悠,给小弟兄们宣讲大家族理念,宣扬通过个人奋斗可以改变命运的思想,你看,老七家的小子不就精明能干,现在成了老大家的管家了嘛?第三,老大老二人高马大,还养了一批打手,有不吃敬酒的兄弟们,自然就是拳脚伺候。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盛极一时的资本主义的消亡过程也不是一瞬间就可以完成的。“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但资本主义也不是决然赴死,甘拜下风自动让位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所以,马克思又提出“两个决不会”。“两个决不会”揭示了在社会主义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路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与资本主义共舞的可能性。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重要思想,他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决不会”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性,承认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的灭亡并非一蹴而就,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存在长期共存的可能性。

       历史的进程并没有立刻终结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积蓄了一定的科技实力、市场经验与资源整合能力。同时,在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刺激下,资本主义在不损害其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和改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各种危机,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延缓了其灭亡的命运。

       ​资本主义尽管表面上与社会主义势同水火,私下里却编偷拜社会主义为师,学习社会主义也是资本主义延缓灭亡的重要方式之一。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具有比以往任何一种剥削阶级社会更为完备和巧妙的统治方式,以及更加灵活与高超的应变能力。

       在20世纪30年代,当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遭受经资大危机与大萧条的打击和磨难之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却大踏步前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极其充分地展现在世界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人士的面前。

       西方国家开始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做法,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通过大力发展股份公司、有选择地实行国有化、扶持大规模的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等形式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建立保障中下阶层利益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以缓和资本主义所面临的严重困难和危机。

       西方一些左翼学者认为,在马克思去世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工业化国家推行了一些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的改革,实行劳动法、最低工资法、福利经济、公共卫生体制、遗产税、累进所得税等,《共产党宣言》所规定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要采取的十项措施中,已有一半左右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或多或少地实现了,要是没有这些改革,很难想象资本主义还会继续存在。

       德鲁克还断言:“如果按照马克思下的定义,社会主义被界定为生产手段雇员所有制,那么美国已成为最“社会主义”的国家——同时仍然也是最“资本主义”的国家。”

       与此同时,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提高了西方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改变了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垄断资本主义发生深刻的变革,在客观上维持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延长了资本主义的寿命。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的外围首先发展起来,这和马克思等人关于未来社会主义革命的设想是不一致的。

       虽然历史地看,当时具体的国际国内环境具备了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链条上发生是有其客观历史根据的。那些认为社会主义是“早产儿”,甚至是“历史的怪胎”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为科学回答这一问题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链条上首先发生,故对于资本主义的核心地区不能产生根本动摇,也不能产生“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

       这表明,社会主义不可能通过一系列不间断的暴力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必须要长期与资本主义共存,并努力在建设的环境中实现竞争,积累力量以超越资本主义,这必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3.“两个决裂”:社会主义要练好内功

       理解了前面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人可能会问:照这么说,社会主义一时赢不了,资本主义一时也死不了,那社会主义该怎么做,才能让资本主义死得快一点?

       针对这个问题,《共产党宣言》提出了“两个决裂”的运想。什么是“两个决裂”?共产主义革命,一方面要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决裂。另一方面要和私有观念决裂。这就为共产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越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资本主义就死得越快。

       第一个决裂是要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决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原始社会之后的一切剥削社会的历史,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都是一部分人剥削另一部分人的历史。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所在,只有无产阶级首先夺取国家政权,用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

       宣言中讲得很明确,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成一句话——消灭私有制。私有制一天没有被消灭,共产党的历史任务就一天没有完成,共产党就仍然是一个带有革命色彩的政党。

       第二个决裂是要跟传统的私有观念进行决裂。因为私有观念是一种社会意识,只要是社会意识,它的变动就会有某种滞后性。因此,即使私有制被消灭了,私有观念却还会在一定历史范围、一定时期内存在。更何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就更需要我们对私有观念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好意识形态方面的引导工作。

       总之,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存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不但需要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而且必须以消灭私有制以及与私有制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为根本历史任务,从而为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创造条件,积蓄力量。


4.“两个组成”:社会主义通往必胜之路的桥和船

      “消灭私有制”,这是工人阶级的一个大目标,但是通向这个大目标的桥和船在哪里?《共产党宣言》还有“两个组成”的论断,就是桥和船。“两个组成”是哪两个?无产者先是组织成为阶级,然后组织成为政党,由共产党领导无产者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曾经做过这样的概括: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在于,带否无产阶级消灭私有制,而要消灭私有制,就必须通过无产阶级专政。

       大家不要一听“专政”就有情绪。国家本质上就是阶级压迫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的工具。而为了解放无产阶级,就必须由共产党带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进行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也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形式,同时具有公共服务和政治统治两种职能。但是无产阶级专政和其他阶级专政的不同之处在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公共服务职能会逐步扩大,而政治统治职能,其范围和作用会逐步缩小和减少。

       马克思把这个过程叫做公共权力的历史性回归,从高居于社会之上,重新回到社会之中。当公共权力彻底回归到社会之后,国家就消亡了,那个时候,人类才真正站在了共产主义的门口。  

       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有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前仆后继。



二、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新的复杂局面,在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同时,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元多样多变,一元多样的态势正在显现。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指导思想,与多种社会思潮、多个舆论场、多个话语体系并存,其真理性和科学性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甚至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论证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意识形态,不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把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相对立,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甚至被污名化的现象较为突出。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真的过时了?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来,经受住了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和批判,而且愈加散发出真理的光芒。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多年来,一些人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证明马克思“已过时”,却令马克思的“未过时”不证自明。马克思的理论总是“被过时”,恰恰证明马克电主义“没过时”。

       列宁曾经精辟地指出,资产阶级学者“一百次、一千次地宣告唯物主义已被驳倒,可是直到现在他们还在一百零一次、一千零一次地继续驳斥它。”

       萨特经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没有过时,是因为马克思主文存在的历史条件仍然存在。尽管当今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代也出现了阶段性变化,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变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弊端与内在矛盾并没有消除工人阶级的任务没有改变,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使命没有终结,今日的人类社会依然处于工人阶级不断实现其所历史使命的大时代中。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国际学术大咖们怎么评说马克思主义。


1.大咖们怎么评价马克思主义?

       著名的经济史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希克斯就力挺马克思的分析方法。他说,大多数想要弄清历史一般过程的人,都会使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或者这种分析方法的某种修订形式,因为除了历史唯物主义,你找不到其他分析方法。换句话说,在人类社会史研究领域。你要是不用历史唯物主义,话都说不全乎,更写不了什么有深度的文章。

       法国的德里达是著名的哲学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慈里达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在苏东剧变后,当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声浪甚嚣尘上的时候,他却毅然举起了捍卫马克思的大旗,一再强调:“我挑了一个好时候向马克思致敬。”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指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回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美国的詹姆逊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和理论家。詹姆逊一向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在苏东剧变以后,他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站到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他说:“我同马克思的联系出于兴趣。”詹姆逊在《论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一书中讲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科学,这意味着,庆贺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决定性胜利的做法是不合逻辑的,庆贺马克思主义的死亡正像庆贺资本主义的胜利一样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德国的哈贝马斯生于1929年,任德国海德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哲学教授。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重要的理论社会学家、哲学家。哈贝马斯早年曾受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影响,后来又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非马克思主义者展开论战,但在形成自己理论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些误解,在苏东剧变后重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并向世人宣布:“我仍然是马克思主义者。”

       安东尼·吉登斯1938年生于英国。他是当代最重要的社会学家、思想家之一。曾提出“第三条道路”“全理化“乌托邦现实主义”等重要理论,被媒体称为英国前首相布荣尔的精神导师。吉登斯作为社会理论家、生前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在苏东剧变后,他说:“虽然不再时髦,但我仍看重马克思。”

       法国的德里达、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英国的吉登斯等这些国际学术大咖有一个共同点——在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受到冷落的时候,他们却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这充分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依然活着。


2.真理性——马克思主义不老的秘密

       在19世纪末期,欧洲曾有一批资产阶级学者试图发起一场理论上的“十字军东征”,“围剿”马克思的《资本论)但他们最终铩羽而归,不得不慨叹道:“从立场上批判马克思容易,从理论上否定马克思很难。”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曾写过著名的《辩证理性批判》,旨在以“人学辩证法”代替“唯物辩证法”,但到晚年却向学生忠告:马克思是一座不可被超越的思想高峰。从1999年开始,英国曾组织过三次“千年思想家”的评选,马克思都是位居第一。

       为什么从理论上否定马克思很难?为什么马克思从未被超越?为什么马克思总是位居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懈可击,是马克思主义逻辑的不可辩驳,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颠扑不破。

       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就体现为科学性与革命性、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实践也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广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基本事实出发,将事物运动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以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科学性的标准,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构建起严谨完整的真理体系。

       列宁曾经说过:“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绝发展的普避规律,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必然走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道的必然规律。】

       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首先体现为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真科学、大学问,而不是假标签、空口号。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研究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包含着科学的本质要素,是名副其实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方法论的首要命题,从整体上、联系中把握事实,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必然要走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道的必然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划时代的贡献就在于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完成了辩证法革命,建立了最彻底最完备的辩证法形态——唯物辩证法。

       恩格斯指出:“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

       正因为如此,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在他的著作《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中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推之中。


      【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基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一种真理性学说,也是立足于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的价值体系。

       有人会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而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而恩格斯明确回应说:“科学愈是毫无顾总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马克思以前的众多哲学都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视为一切人的哲学,其实透过言不由衷的普适呓语,不过是有闲阶级、剥削阶级的遮羞布和兴奋剂罢了。既然社会有了阶级,有了分化,就不能掩耳盗铃地认为猫鼠能同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旗帜鲜明地把自己当作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论、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符合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和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的目标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上升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点引人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排除了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直观性,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实现了认识论与唯物论、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认识论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人们指出了通往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路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三、共产主义既是信仰,又是现实

1.人为什么要有信仰?

       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共产主义信仰不是问题。人们熟悉一个故事,邓小平和女儿毛毛的一段对话。毛毛问邓小平:“长征的时候你做什么”邓小平回答:“跟着走!”毛毛接着问:“跟谁走?”邓小平又答:“跟共产主义信仰走。”这一问一答对那一辈人来说是个几近无意识的反应,却又是个深入骨髓与血脉的命题,但在当下已然成为让诸多青年觉得困惑不解的思想疑云。

       人为什么要有信仰?有一个段子说,保安都是哲学家,因为他会问你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古希腊神庙有句格言:“认识你自己。”其实,信仰解决的就是生死问题、价值问题、“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人类无限的认识过程,就是意义与价值的发现与产生过程。由于宗教着力于这样的根本问题,所以伏尔泰说:“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共产主义信仰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意义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习雷锋的幸福感!”这显然不仅仅是倡导人们学习英雄模范,而是希望由雷锋去引发人们思考与践行人生的终极命题: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2.被误读的共产主义

       关于“共产主义”,世人误解颇多。第一个误解就是很多人眼中的共产主义就是“一大二公”、“禁欲主义”。很多人连共产主义的“产”是“财产”还是“生产资料”都不清楚,就先人为主地对共产主义存有偏见。共产主义的“产”是生产资料而非财产。

       还有很多人将共产主义误解为桃花源、乌托邦。有人会问:“共产主义还有社会矛盾么?”其实,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共产主义也是有社会矛盾的,共产主义只是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但没有消灭矛盾。

       还有一些关于共产主义的技术性问题,比方说,1922年,经济学家米瑟斯在著作《社会主义》里曾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谁来干最苦做累的活?这个问题其实考茨基曾经提过,当时就难倒了一批空想社会主义好汉。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莫尔回答说未来社会让奴隶干最苦最累的活儿,考茨基说别逗了,要是还有奴隶存在怎么能是科学社会主义了呢?傅立叶说,那就让儿童干,儿童最喜欢脏、无其是男童最喜欢在泥里打滚了,干脆让儿童组成个儿童团既可以满足他们的天性,还可以干各种脏活,考茨基很无语。还有人回答说,那就让妇女干。真是越回答越离谐了。

       其实,未来社会脏活累活谁来干?当然是科学技术。共产主义社会追求创新发展,尤其科技创新。手工磨产生了封建社会,蒸汽磨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那共产主义呢?最近还有文章提出,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按需分配可以实现,未来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的,一切皆有可能。

       事实上,共产主义正在变为现实。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一个社会形态,二者是同义词。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个台阶,也是第一个阶段,以按劳分配为重要特征,而共产主义是第二个阶段,也是高级阶段,以按需分配为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立就是共产主义开始变为现实的重要标志。


3.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是我们的最高纲领。共产主义理想,以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是体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历史使命的关于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美好社会的最高理想,是科学而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一伟大理想旨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消灭三大差别。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压迫,实现人们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具有无比的崇高性、正义性和神圣性。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简单地说,共产主义不是一个业已设定好的完美社会,然后大家一齐朝之迈进,如果真是那样,共产主义就是宗教,就是煽动,其影响也无异于太平天国的“大同社会”。

       真正的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的运动,它以消灭私有制为己任。

       马克思也告诉大家私有制造成了人的异化,资本横行,工人赤贫。而共产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实现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与其他形形色色的哲学相区分,在哲学流派中傲视群雄,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什么深藏于书斋中供几个思想精英把玩的语言游戏、逻辑游戏,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什么文化鉴赏品,不是个人独白,而是改变现实的思想武器,是力量的理论指导。

       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抵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现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做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

       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以往的经验教训已充分说明,这样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

       因此,“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国梦所代表的中国理想,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主要目标,蕴涵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因子,就是我们的最低纲领,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当然,要实现共产主义,人民无法自己解放自己,他们需要先锋队。人民限于自身资源、实力、教育程度,需要有先锋队去发动他们的力量,需要有先锋队去指引他们道路,需要有先锋队带领他们走向解放。这个先锋队,就是无产阶级政党。


【马上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严总书记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专门要求写了这样一段话:“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根、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诫。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夏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如果大家都觉得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必要为之奋斗和牺牲,那共产主义就真的永远实现不了了。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

1644 0

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