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组 文章 相册 留言本 用户 搜索 我的社区 在线学堂 商城 购物车 支付钱包
全部

[坡仔随笔·第四十四期]青春·回忆(三)——那些年,跟小伙伴们一起赴香港学习交流的难忘日子

苏东坡忠实粉丝
发表于 2021-08-15 19:21:23

        我们高中就读的学校是田家炳中学。每年暑期,学校都会组织一批学生前往其他地方的田家炳中学进行学习交流。


        坡仔很荣幸和很高兴可以作为成员之一,在2014年—2015年这两年中,跟小伙伴们一起赴香港进行学习交流。意义非凡的经历着实让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PS:以下内容均选自坡仔在2014年和2015年写的心得体会,文笔稚嫩,让各位见笑了。内容可能会有些许重复,哈哈哈,那是因为坡仔偷懒所致(偷笑),还请各位多多担待担待(抱拳)。

 

一、香港仁爱堂田家炳中学(2014年7月9日—11日)

                       借鉴·完善·提升

                  ——记香港仁爱堂田家炳中学

        其实,去兄弟学校观摩、借鉴其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就是完善自身不足、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一)多元化发展,一生一体艺

        在古代,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谓之“全才”;而在当代,不仅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得基本的生活技能——这样,才可以勉勉强强称得上是个“才人”。由此可见,今非昔比呀!在飞黄腾达的21世纪,要想在人才济济的社会上有一席之地,“综合素质”必须得过硬。也就是说,得多元化发展,手中还得握有“一体艺”。如此,虽不能稳操胜算,但也可以在人才市场里“溜达溜达”。否则,一切免谈!这,就是残酷且无奈的现实!

        想跟各位探讨一个问题:何为“综合素质”很高?

        我觉得,不仅学习成绩要好,还得有一定的学识,有领袖才能,有服务社会和大众的热心肠,有一技之长,懂得基本的生活技能,为人处事谦和稳重,遇到紧急事情能沉着应对、不会惊慌失措……

        现阶段,国内的大多数中学,以“教学成绩”为首要目标,却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在这种存在一定弊端的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导致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相比起国内的中学,香港仁爱堂田家炳中学则更注重培育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一生一体艺。

        9号下午,我们首先来到了香港仁爱堂田家炳中学,在吴洁容校长、孔敏芳副校长以及刘秀明老师的热情讲解下,仔细聆听并初步了解了该校的基本情况:教学模式、发展历程、教学宗旨、教学理念、发展方向等。

       


      “培育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新一代领袖,领袖培训、社区服务,一生一体艺。”这是香港仁爱堂田家炳中学的教学模式。我个人非常赞赏这种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会片面去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反,它更着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鼓励学生学习一门艺术,为社会培育有用之才。此外,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实在是一举两得。我想,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大多数中学是应该借鉴并学习的。


​           (二)飞跃舞台梦,幕后最辛苦

        时而轻快明亮、婉转动人,犹如初春时,幽幽山中的清泉化身为一只灵动的小鹿,哼着小曲儿蹦跳着来到小池边,让人心中惊喜万分;时而繁弦急管、千回百转,仿佛是江南水乡午后的一场酣畅淋漓的夏雨,让人有一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演奏者们在台上投入地演奏,听众们在台下忘我地欣赏。忽然,音乐戛然而止,全场陷入了一片沉默,此时,礼堂上空仿佛萦绕着刚才演奏的音乐声。我想,这就是“余音绕梁”吧!一会儿后,观众席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一首《赶街》歌罢,让人顿时有一种“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美妙感觉。

       各位也许会感到奇怪:你们这是去了音乐会吗?这应该是在音乐会才有的感觉!

       其实不然——这是在香港仁爱堂田家炳中学的礼堂里,由该校同学为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精心准备的节目——“飞跃舞台梦”文艺汇演筹款晚会。《海阔天空》、《一个人想着一个人》、《你为什么说谎》、《Waltz Waltz Waltz》等等经典、流行歌曲在晚会上均一一呈现。无可否认,这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晚会,一场无与伦比的听觉盛宴,一场令人拍案叫绝的音乐会。

        在这场晚会里,我看到了香港仁爱堂田家炳中学的同学们优秀的组织能力、精湛的表演能力、出色的团体协作能力。除此之外,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在晚会节目演出单的最后一面上,印的是幕后“工作人员”、“顾问老师”、“特别鸣谢”的字样及相关人员名单。

        想起了一句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的,一场晚会就像那“细叶”,而幕后工作人员、顾问老师就像那“春风”,用他们“剪刀”似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裁出”令人交口称赞的晚会。工作人员、顾问老师幕后角色的扮演,往往比舞台上的演员们更重要。没有他们,也许就没有晚会的成功举办。

        在我们国内大多数中学的晚会节目演出单上,印的几乎全是演员们所要表演的节目,或者,再配上几幅精美的节目插图。而有关幕后工作人员、顾问老师的名单,是几乎看不到的。

        将幕后工作人员、顾问老师的名单印在晚会节目演出单上,这既体现了校方对他们像蜜蜂似的默默无闻、辛勤劳苦的幕后工作的高度肯定,又体现了校方以及观众们对他们的尊重、感谢。 我觉得这也是国内的大多数中学应该借鉴并学习的地方。

 

        后记:参观完香港仁爱堂田家炳中学,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的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新一代领袖,领袖培训、社区服务,一生一体艺。还有他们对晚会幕后工作人员、顾问老师的尊重。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鉴他人做得好的地方,完善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从而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并付诸实践的一句至理名言。对于我们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二、香港田家炳中学(2015年6月11日—13日)

                     参观·交流·学习

       参观香港田家炳中学校园,与香港田中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其教学宗旨。

                               ——记香港田家炳中学 

     (一)成就优质全人教育,塑造明日公民领袖

        香港田家炳中学虽占地面积不大,但学校应有的配套设施、功能室一应俱全,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尤其是其教学宗旨,更是令人赞不绝口。

       “成就优质全人教育,塑造明日公民领袖。”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就是香港田家炳中学的教学宗旨。

        如今,国内大多数中学,以“教学成绩”为首要目标,校领导的眼里只有“成绩”、“升学率”、“优生率”等等。在这种存在一定弊端的教学宗旨下,很容易导致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出现“一边倒”——只注重成绩,对其他方面的能力提升不闻不问的现象。相比起国内的中学,香港田家炳中学则以“成就优质全人教育,塑造明日公民领袖”为其教学宗旨。

       “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鼓励学生成为‘优质全人’,鼓励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成为明日公民领袖。”这是我对香港田中教学宗旨的理解,同时,也是我对香港田中教学宗旨的赞赏之处。

        在古代,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谓之“全才”;而在当代,不仅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得基本的生活技能——这样,才可以勉勉强强称得上是个“才人”。由此可见,今非昔比呀!在飞黄腾达的21世纪,要想在人才济济的社会上有一席之地,“综合素质”必须得过硬。也就是说,得多元化发展,成为‘优质全人’。如此,虽不能稳操胜算,但也可以在人才市场里“溜达溜达”。没办法,我们的父亲都不是李刚,因此,只能接受这残酷且无奈的现实!

        若想在人才济济的职场中鹤立鸡群、脱颖而出,你必须要在主考官面前拿得出一两样“过人”——你自己独有的,而别人没有的本领。 而“领袖才能”无疑是你求职过程中最坚强的后盾、最有力的“杀手锏”。毕竟,任何一个企业、单位,都不能缺少“领导”这一关键人物。因为,他是一个统筹规划的人物,他是企业、单位发展方向的指路明灯,他是企业、单位的“主心骨”。

        香港田家炳中学着重培育学生的领导才能,塑造明日公民领袖,为社会贡献大批优质人才。据叶深铭副校长介绍,学校已顺利完成“成就优质全人教育”,而“塑造明日公民领袖”则是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目标。



             ​(二)愉快交流,开心分享

        11号下午,在叶深铭副校长介绍完本校的基本情况:教学模式、发展历程、教学宗旨、教学理念、发展方向等后,我们高二级的同学们在香港田中中五(即高二级)的四位同学带领下,来到了一间小小的但却很温馨的教室。

        一开始在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们都有些许的紧张与拘束。但后来,随着交流的深入,我们都渐渐放开了自己。我们把教室里的桌子移到一边,把椅子重新摆放,然后,团团围坐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我们介绍了自己学校的学习生活、社团活动,畅谈了自己的理想,闲聊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无话不谈,亲密无间,不像是刚刚相识的朋友,倒像是相见恨晚的故人。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快得让人竟没有察觉。

        快乐最是相聚时,伤感最是离别时。

        傍晚时分,是离别的时分。香港田家炳中学的学生们在我们的旅游车前站成几行,向我们挥手告别。坐在车里的我们纷纷拿起手机,希望能在手机里留下他们的美丽身影,留下彼此间真挚的情谊。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离别,是最难尝的滋味儿,虽没有黄连苦,但却多了几许涩与酸。

 

        后记:如果将这次行程比作一片璀璨星空,那么,香港田家炳中学就是星空中最为夺目耀眼的一颗星星。

       “成就优质全人教育,塑造明日公民领袖。”这是我最为赞赏的香港田中的教学宗旨;在与香港田中学生的愉快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我们肇庆田中要向香港田中学习的方面还有很多很多。



三、​两年都去参观学习的香港田家炳基金会

                     记录·思考·铭记

        用笔去记录,用脑去思考,用心去铭记。

                         ——记香港田家炳基金会

           (一)立树人之功,振庠梓之教

        轻轻推开香港田家炳基金会那扇略显沉重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中国的希望在教育”这八个大字。紧接着向里走去,仿佛置身于一个缩小型的“奇珍异宝库”:一方方精雕细琢的端砚,一幅幅精心描绘的画作,一份份精心准备的贺礼……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摆满了整个展厅,令人眼花缭乱。

        看到这个缩小型的“奇珍异宝库”,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与各位一样,我心中也有一个疑问:一个身在香港的实业家,一个看起来十分普通的老人,为何能受到如此多人发自内心的敬仰和称颂?

        田家炳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不妨将自己捐资兴办的公益看作是自己的辉煌事业,是恒久的,是受人尊敬的。既立德,又立名,可以说是最好的投资。在我看来,这一句话正可以回答上面这个问题。

        田家炳先生爱国爱乡,他热心公益事业,尤其对中国的教育有卓越贡献。他曾经说过:“教育对整个民族来说是很重要的工作,我希望借助国人教育水平,来提高民族素质。”据了解,田家炳先生于1982年捐资10亿元成立“田家炳基金会”,将全部财产的80%、累计超过10亿元的资金捐出。目前,已经在全国捐助100多所中学,在41所高校捐资兴建教学楼和体育中心。田家炳先生在2007年获得第二届“中华慈善人物”称号。

       “做慈善要用‘心’来衡量,有‘心’的慈善才有价值。”试问:这样一位用“心”做慈善的田翁,怎能不令人心生敬佩?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怎能不叫人铭记于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田家炳先生如一束温暖的阳光,给中国教育照亮了方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田家炳先生如一场及时的春雨,给中国的教育浇灌了希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田家炳先生如春蚕、蜡烛一般,为中国教育无私奉献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

        台北市大埔同乡会敬赠十个字给田家炳先生——立树人之功,振庠梓之教。在我看来,这十个字,就是对田家炳先生一生教育公益事业最好概括与最高评价。


             ​(二)淡泊名利,生活简朴

        在香港,有这样一位富人:他家财万贯,但却过得极其简朴的生活,居住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城区里,与人们一起挤城轨上下班、吃最普通的家常小菜、每个月按时交房租。他淡泊名利、处事低调,90多岁高龄仍坚持写书,著作完成后,多家报社、多间学校主动提出帮他印刷出版。可他就是坚持不出书。问其原因,他说:“我都一把年纪了,还出书干什么?”

        没错,他就是田家炳先生,一位令人肃然起敬、心生敬佩的老先生。

        在与基金会总干事戴大为先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得知:田家炳先生在用餐后,把一块餐巾纸轻轻掰开两半,别人问他为何要这样做?他淡淡一笑,说道,把纸巾掰开两半,以便下一次再用。这样做,不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简朴生活的理念,不正是田家炳先生所崇尚且践行的吗?

        他本可以用金钱买一幢豪华奢侈的大别墅,安安稳稳地居住在里面,每天吃鲍参翅肚,好好享受富甲一方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他却说“不”!他崇尚简朴生活,在小城区里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甚至,他连一块餐巾纸也要掰开两半来用。他本可以凭借自己在全国各地的声望,在完成著作后,交给报社、学校,让他们印刷出版,然后,在家里接受众人的顶礼膜拜,接受新闻记者的采访。但他却说“不”!他淡泊名利、处事低调,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所有报社、学校对著作印刷出版的请求。

        田家炳先生曾经说过,品德比学问更为重要,不能只为追求物质而忽略精神文明的提升。

        诚然,这是一句人生哲理,这也是我们应该知道并践行的一句至理名言。

 

        后记:以前,总是在别人口中了解田家炳先生,“热心公益,重视教育;厚人薄己,处事低调”;如今,在田家炳基金会参观交流中真正了解了田家炳先生,了解了他一直追寻的“真谛”:立树人之功,振庠梓之教;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十八个字的深刻含义。

        此外,我在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否做到淡泊名利?是否做到乐于助人?是否认真对待过学习?生活是否能做到简朴无华?在为人处事方面,是否能做到“低调”二字?自己与田家炳先生相比,差距究竟有多大?今后又该如何改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以田家炳先生为学习榜样,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去向田家炳先生学习。

        在香港田家炳基金会中的所见所闻,我必当用笔去记录,用脑去思考,用心去铭记。

 

 

        附:当年在香港街头拍的照片,即兴写的感悟


        日光微醺的下午,香港的妇女们喝完下午茶后,休闲地逛街。而一位老爷爷则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静静地享受着午后香港的安静祥和。

        我喜欢这张照片,我喜欢这张“午后香港街头随拍”的照片——没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也没有刻意营造的热闹环境。只有平平常常的午后香港市民生活。

713 4

评论 (4)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