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改变很难发生?为什么我们经常重蹈覆辙?人为什么喜欢待在舒适区?我们为什么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走向卓越?
答案是:“本能!”
“本能”来自基因的硬连接,它们对我们的生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类大脑约有八成神经元位于小脑仅有不到两成在皮层区域,这意味着我们的大多数行为来自原始的本能,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
本能虽然可以让我们用极为微弱的线索觉知到危险,但是却无法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我和事物。而对自我和事物的探索,需要我们反抗本能的直觉和思维。
本书正是以“反本能”作为着力点,对自我行为和思维的改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当战胜潜意识里美化自己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正视自己的不足;
当战胜攻击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当战胜狭隘的本能时,我们才能看见更加真实的世界,洞悉事物本来的样子......
只有通过反本能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从已经习惯的表象中看到事情的真相,才能对抗阻碍我们提升的习以为常。
越能够反本能的人,往往也越能从优秀进阶到卓越。
卫蓝◎著
Part 1 反本能之自我提升——战胜低配的自己
第五章 扔掉低配——高效学习的核心配置
学习对人的重要性就像吃饭一样,不可或缺。但是就像吃饭的时候,我们可能吃进去健康的食物和不健康的食物,或者不知道怎么吃某种食物一样,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什么和怎么学?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关联的知识——灵感的来源、思维的提升】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这其实与电脑保存信息的过程类似,我们先通过键盘和鼠标输入信息(编码),然后保存到硬盘(储存),当我们需要用的时候,我们再打开(提取)。只有这三个过程都顺利、我们才能够准确地描述一个事物。
如果有人问我们“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一个城市”,而我们在之前没有听说过的话,这是因为对这部分记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编码。而如果我们听说过但是已经毫无印象,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将其储存。
如果我们听过而且能够回忆起这个城市的相关信息,但是无法念出来,那就是信息提取失败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缺失,我们都无法回答别人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信息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回忆起来,而有些信息则很难回忆起来呢?层级加工理论认为,对信息的加工水平决定了回忆的效果。
最初的加工水平越高,记忆的效果越好。当注意力分散时,我们的信息加工水平是相对低等的加工,信息也就很难进入我们的记忆。同时,记忆内容越与众不同,之后也越容易记起来。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理论进行学习策略的改进。通过增加我们所学知识的联系节点来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深度加工。我们将某一个知识与其他知识进行关联。实际上是在增加这个知识的提取线索。当知识的提取线索越多时,我们对知识进行运用时就越简便。
我有个朋友,他有一次跟别人打辩论赛的时候,觉得对方所说的漏润非常明显,但是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如何辩驳他。但是比赛结束后,离场走着走着。他突然就想起了可以如何反驳他,但是这个时候为时已晚。
这是因为,我们的一些记忆会结合我们的场景而产生,我们可能在一个场景下能够记忆起来,但是换一个场景,提取相同的知识的难度就增加了。这就好像一个英语单词在一个句子中我们能够记起它的大意,而把它单独呈现给我们,我们识别起来就会感到有点困难。
但是,如果我们在不同的场景下学习这些知识,那么就可以避免这些知识只能在特定的场景下记起来。因为当它提起的线索增加时,在我们大脑中留下的痕迹也更为持久。
我们常常提及的关联学习法,背后的心理学理论正是层级加工理论。我们通过对知识和事物进行比较,区分它们的不同,同时也关联它们的相似点。
而记忆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联系。关联记忆法也符合我们的记忆规律。当一个知识在我们的思维中比较得越宽泛,关联的事物越多时,知识的记忆也就愈牢固。
儿童时期,我们在学习命名时,本质上也是在进行关联学习。当孩子长到10个月大时,他们会意识到每样东西都有一个名称。后期通过将视觉上看到的与语言中学到的相结合,从而为每一个事物命名。
美国的教育学家曾经对学龄儿童进行过统计,发现那些能够知道一个单词有多重意义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更强。这也就是说,对一个词汇进行多重关联,可以让学到的知识更加巩固。
信息学家乔治·米勒(GeorgeAMiller)在他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土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中提出,在记忆编码过程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输入的信息分类,然后加以命名,最后储存的信息是这个命名而非输入的信息。
并且,论文中也提到,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性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有的人可能一次性能够记住9个,有的人则只能记住5个。而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项目是3个,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一个项目。
虽然一些研究开始对其进行质疑,但是这个假设在解释一些现象时有一定的合理性。当大脑需要处理多个记忆项目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
举个例子,你妈妈对你说:“你去超市买点东西吧,要买土豆、橘子、葡萄、酸奶、牛奶、鸡蛋、胡萝卜、咸鸭蛋、苹果。”
但是这么多个项目,当你走到超市的时候,你可能就已经忘了很多了。这个时候为了记得更为牢固,你可以将这些信息通过性质的区分进行同类项合并。
蔬菜:土豆、胡萝卜。
水果:橘子、苹果、葡萄。
蛋奶制品:咸鸭蛋、鸡蛋、酸奶、牛奶。
将十多个项目划分为三个大项,可以让自己思维的抽象程度提高,产生塔式的链接,从而更容易记住。这就像图书馆里的图书索引,我们可以根据我们需要的知识的特点,找到我们需要的书籍。
所以,我们就不用记住全部的10个概念,而只要记住他们分别属于三个组,这样就达到了认知资源节约的目的。
【高效巩固——集中学习 VS 发散学习】
根据学习时间分配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种学习方法。一种是集中学习,指在较长的时间里不间断地反复学习;另一种则是分散学习,指学习时间间隔的学习。
我们经常说的考前突击,就属于集中学习。我们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获得足够的信息去面对考试,但是这很难让我们学到真正的知识,大多数知识也会在考试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忘光。
但是,集中学习法也有非常强大的优势。尤其是对那些学习能力强的人来说,运用集中学习法,他们能够在短期内学会一门技能的基础知识。
而如果我们想要运用集中学习法,则要注意相似知识重复的频率和次数,并尽可能将相似的知识分开学习。这样就不会触发心理的超限作用,也就是对所学知识感到更多的疲劳和厌倦。
过度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度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则会使记忆得到强化。
在合理限度内,我们可以通过集中学习巩固自己的知识,这非常有利于我们知识的掌握。但是,如果超过了一个限度,自己会感到疲倦和厌烦,学习的效事也会递减。这个时候就算增加了学习时间也可能很难学到有用的知识。
当我们希望从知识当中获得灵感和发现时,集中学习的优势明显优于分散学习为集中学习能够在短期内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这增加了信息之间联通的可能性。而发散学习因为更加零散,且信息较少,所以能够实现的联结也较少。
面对熟悉的知识和想要获得灵感时,集中学习会更适合我们。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学习新知识并巩固知识,分散学习的优势大于集中学习。有足够的研究证明,无论是学习运动技能还是学术知识,分散学习的效果都更好一些。
美国心理学家罗勒在2006年做过一个关于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的实验。他与他的同事,让116名大学生参与了这次实验。大学生被要求学习后解10道数学题,一组学生集中学习10天,另一组学生分两次(间隔一周)学习,每次5天。
学习结束后的一周,他们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集中学习的学生掌握的情况(75%)略高于分散学习(70%)。但是学习结束后四周,他们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再次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分散学习的学生成绩(64%)远高于集中学习的学生(32% )。
而在另一个现场实验中,他们将邮局里的职员分为四组,分别采用四种学习模式。
第一种:每天训练一次,每次一小时;
第二种:每天训练一次,每次两小时;
第三种:每天训练两次,每次一小时;
第四种:每天训练两次,每次两小时。
实验结果表明:每天训练的时间越短,达到相同学习效果的时间也越短。达到每分钟打字75个的水平,第一种学习者花了45学时,而第四种学习者则花了70个学时。
这都证明了分散学习对一项技能掌握的重要性。所以,当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时,一次性读完就扔到一边,我们可能过不了几天就会忘记,但是如果我们将其进行分散阅读,那么我们对书中的知识的理解可以更深透一些。
这两种方式都有其合理的地方,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但是,想要真正掌握新的知识,重复是必不可少的。而我们如果能控制好重复的频率和次数,则能有效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疲惫的身心——大脑学习的低效率状态】
我相信没有人会否认锻炼与睡眠对我们大脑的积极作用。
那么,它们都是通过哪些途径影响我们的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马修·沃克尔(Matthew Walker)在2005年时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睡眠不足会剥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他们让28名参与者参与了本实验,要求他们记忆一组图片,这些图片包含人物、事件、地点等信息。其中一半的参与者在实验前一晚保证正常睡眠,而另一半则通宵保持清醒状态。经过两天正常睡眠的调整之后,然后再对他们进行图片的记忆测试。
他们发现,之前被剥夺过睡眠的学生比保证正常睡眠的学生平均少认了19%的图片。
正如跑步后身体需要休息才能恢复体力一样,我们的大脑在快速运转之后也需要得到相应的休息才能继续高效运转。美国《科学》杂志在2013 年刊登过一篇文章,证明睡眠可以清楚脑内代谢废物。
当我们处于睡眠状态时,我们小脑的网状结构会发生变化,方便脑脊液与我们的体液进行交换,带走大脑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其中就包括会引发“老年痴呆”的B-淀粉样蛋白。
而当我们睡眠不足时,我们的免疫能力会受到损耗,我们也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
当我们长期缺少睡眠时,我们大脑的细节加工能力也会受到干扰,我们更容易对别人的行为产生误解。所以,一些长期熬夜的学生和职场人士对环境会更加敏感,甚至觉得周围环境充满恶意,因为他们在对他人行为的理解上,在细节上存在一定的扭曲。
诸此种种,睡眠不足会让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严重下降。睡眠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和适当延长我们的睡眠时间呢?
美国BBC曾根据大量的心理和生理研究,拍摄了如何才能更好睡眠的视频《睡眠十律》。其中讲了十多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睡眠的办法。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搜索观看,这里也罗列了一些我个人觉得较为实用和简便的办法。
体温降低有利于产生睡意:睡前洗个热水澡。
光线抑制褪黑素(睡眠因子):尽量降低睡眠环境亮度。
咖啡、茶、酒不宜睡前饮用。
睡眠生物钟培养:保持固定的睡眠习惯和起床习惯。
睡觉打鼾需要及时了解原因,必要时就医。
希望,大家能够睡个好觉。
【浮躁的解除——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提升自己】
社会学家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一直都是在做自己身体的延伸。利用棍棒延伸了自己的手,利用汽车延伸了自己的脚,利用望远镜延伸了自己的眼睛,利用电话延伸了自己的嘴巴。
而互联网的使用,本质上是在对我们的思维进行延伸。利用互联网进行思维的提升也会是未来的趋势。
但是目前,通过在网上学习知识也存在非常多的问题。相对来说,它并没有传统的阅读和学习方式那么有效率,但是这就像汽车刚被发明时跑不过传统的马车一样,最终,马车还是会被汽车远远超过。
所以,我们也需要慢慢习惯新的事物,这样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那么,目前利用互联网进行个人提升存在哪些问题呢?
目前,在线上学习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我们个人的“虚假学习感”——跟我们复习期末考试一样:看过就忘,不忘也不会用,会用也用错地方。
当我们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时,这些信息会极大地占用我们的注意力广度,我们很难集中在一小部分信息里面,而这样我们就无法保证思维的深度。即使我们所阅读的知识拥有一定的深度,但是由于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去理解,所以我们能够明白的其实也非常少。
我们可能在刷朋友圈时,这一秒还在看关于康德道德观的“深度好文”,但是为了尽快刷完不被老板捉到扣工资,然后就点击了退出,看下一条信息,自己并没有进行深度的思考,只是大致地扫了几眼。
我也看过一些问答平台,甚至没有分开那些极短的段子、点评类的回答,以及长文回答,这样的情况对大众的弊端非常大,群体的耐心会被慢慢消磨。
信息专家约翰·奈斯伯特(JohnNaisbett)曾说:“我们简直要在信息的海洋中淹死,但终因缺乏知识而饿死。”互联网时代,信息和知识都在不断增加。但是信息的增加速度却远超知识。这就造成了另外两个问题。
一方面,我们从信息中筛选知识的成本越来越高,我们想要学系统知识的难度增大。另一方面,媒体为了方便我们理解,减少消化时间,将内容尽可能进行了简化,只提供精华,而这就无法培养起我们对知识的深度思考能力。
所以,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式,长期通过线上学习知识,会难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可能会削弱一个人深度加工知识的能力。
不过,即使线上学习相对目前的传统学习方式存在诸多不足,只要技术发展起来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也会慢慢被更广泛地取代。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适应线上学习呢?
其实,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学习,做笔记都是非常好的方式。我个人就有多达30本的笔记。即使是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我也会把其中比较有收获的知识记下来。久而久之,我的知识广度和深度都会多一些。
在尼尔布朗(M.Neil Browne)和斯图尔特(Stuart M. Keeley)的著作《走出思维的误区》中,它将我们对知识的涉猎过程称为“海绵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很好地积累我们的知识广度,但是我们却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
而我们做笔记的过程实际上则是“淘金式学习”。我们必须学会筛选哪些知识值得记,哪些不值得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知识的加工深度更深,条理性更好,且能慢慢培养起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另外,从心理层面上,做笔记还能带动更强的注意力。我们做笔记时需要对知识进行再次加工和理解,这也就保证了知识的记忆效果更好,不容易遗忘。
经常做笔记能够大大减少线上学习带来的“虚假学习感”问题,不至于使知识看过就忘,没忘的也不会用。
【构建知识体系——大脑认知资源的节能模式】
社会学家马敏在其著作《政治象征》中认为,在以往知识较为贫瘠的过去,一些政治精英通过垄断对“自由”等词语的解释权来达到对群众的煽动。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缺乏对知识足够的理解,那么我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觉得这个有道理,那个也没错。
而当下也存在非常多这样的情况,一些媒体和公众号,利用那些不可以量化的指标,告诉大家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如果缺乏足够的知识水平,有的时候确实挺容易被忽悠的。
那么,怎样才能够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那就是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完善的知识体系不仅能够强化自己的思辨能力,也能够加强自己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知识体系之所以能够称之为体系,是因为它拥有体系的属性。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能。我们想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就要从体系的共性和知识的个性去分析。
体系的定义是这样的: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那么,根据体系的定义,我们能够得到哪些性质呢?
1.多元性
体系的“系”的第一层意思是系列,意味着体系的形成是非单元的,必须有多种元素组成。正所谓:“单调不成乐,单色不成画,单人不成群。”
也就是说单一的知识不算体系,从这点出发可以知道,我们想要构建体系的前提是拥有足够的元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元认知--对事物认知的认知。如果想要构建一个体系,那么就需要我们吸取足够的元认知。
就拿我本人来说,我的很多知识都是小时候从《十万个为什么》和《蓝猫淘气三千问》里学来的。在当时那个年龄,这些读物也算是通识教育读物了,至今我个人也觉得深受裨益,因为在小时候学到的知识对世界观的构建更为基础,影响更大。
另一方面,体系的基础是系统,系统的基础是元素。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增加的元素需要有多元的特点,而不是只是某个角度的重复。我们学过生态学也知道:增加物种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知识系统稳定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吸收足够多的差异性元素。
2.相关性
体系的“系”的另一层意思是捆绑、关联。不发生关联的组块我们称之为非系统,只有发生关联才能够成为体系。一栋砖瓦房是一个体系,把它拆成砖瓦后它就不再是体系。知识也需要这样的机制来实现体系的构建。
而体系的关联方式有很多种,链式,塔式,环式,树状式,网状式。其中最为稳定的形式是树状式和网状式。前者能够增加知识的层级结构,实现分类和规律化,后者则能够通过交互关联实现稳定。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将知识梳理成思维导图(树状)的形式,并且通过举一反三(网状)的形式巩固。这样体系的构建也可以更加省力。
3.统一性
体系的“体”强调的是整体和协调。知识体系构建到最后是价值观的形成,再然后会是能力的反映。当我们的知识体系形成统一的整体时,则意味着我们将知识合多为一。这里的“一”属于从属的高级,决定着其他知识的构建。
体系必定以整体存在,整体的运行、延伸,产生关联。但是任何过程都有其主导因素,就像哲学思想里面的矛盾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样,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有主导因素的构建和次要因素的构建。
我们所能接受到的信息会因为这个主导因素而有所塑造。而这个主要因素就是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性——猎人进山看到的是猎物,药农进山看到的是药材。所以,当自己在构建知识体系时,明确这样的目的,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枝节。
4.非线性
萧伯纳曾经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后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过后我们都有两种思想。”知识的提升并不是单纯的加和,体系的构建也不是1+1=2,就像我们小时候咿呀学语,通过不断尝试,突然学会了说话。
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有这样的规律,它会在我们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突变,进而自发形成完善的体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自己的知识输入量和状态量基数大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甚至可以自发形成,产生输出量。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独立思考能力,向别人学习一些技巧可能会有效,但是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知识基础,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容易变得空洞,就像一幅没有内容的框架,和没有实质的空心球一样。
5.秩序性
任何系统都有他们的内部运转规律,知识体系也不例外。体系的紊乱除了突变因素,更多的是因为秩序被打破。我们构建知识体系之前需要有明确的、高效的秩序,以支撑体系的有序运行。
那么,怎样构建这样的秩序呢?其中的关键在于,懂得如何筛选知识,避免低级知识的吸收,减少无用信息带来的紊乱,否则就会像电脑碎片文件多了会卡一样,大脑中的碎片信息多了也会变迟钝。
知识的有效性取决于它能带给我们多少确定性,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舆论八卦,低俗网络小说,实际上并没有带来多少确定性的信息,即偏向于无用信息。避免无效信息是构建有效秩序的最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