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组 文章 相册 留言本 用户 搜索 我的社区 在线学堂 商城 购物车 支付钱包
全部

[坡仔跟你一起阅读好书·第六十九期]《反本能》Part 2——第四章 相处的艺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苏东坡忠实粉丝
发表于 2021-09-21 12:24:07

       ​为什么改变很难发生?为什么我们经常重蹈覆辙?人为什么喜欢待在舒适区?我们为什么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走向卓越?

       答案是:“本能!”

       “本能”来自基因的硬连接,它们对我们的生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类大脑约有八成神经元位于小脑仅有不到两成在皮层区域,这意味着我们的大多数行为来自原始的本能,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

       本能虽然可以让我们用极为微弱的线索觉知到危险,但是却无法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我和事物。而对自我和事物的探索,需要我们反抗本能的直觉和思维。

       本书正是以“反本能”作为着力点,对自我行为和思维的改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当战胜潜意识里美化自己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正视自己的不足;

       当战胜攻击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当战胜狭隘的本能时,我们才能看见更加真实的世界,洞悉事物本来的样子......

       只有通过反本能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从已经习惯的表象中看到事情的真相,才能对抗阻碍我们提升的习以为常。

       越能够反本能的人,往往也越能从优秀进阶到卓越。


卫蓝◎著


​​Part 2 反本能之群体接触——让自己成为高情商的人

​第四章 相处的艺术 ——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心理学家斯蒂夫·科尔(Steve Kerr)研究发现,孤独感对人的伤害不亚于香烟,经常感到缺少社会支持的人,他们体内的皮质醇水平更高,导致炎症的蛋白质也更为活跃。我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这种群居的习惯,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与身边的人相处与合作呢?


​【本能干涉——如何避免无故讨厌一个人】

       有的时候,当我们见到一个人,即使在此之前并没有相遇过,也无任何瓜葛,也会下意识地不喜欢对方,有很强的排斥感。

       不喜欢一个人绝对是有原因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并没有察觉出具体是哪些,或者说不出为什么,就是有一种不喜欢的感觉。这种感觉实际上就像闻到臭味就想捂鼻子、遇到危险要逃跑一样,都是一种自发的保护机制。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呢?

       1.资源的竞争

       当我们与别人发生资源竞争时,我们或多或少会排斥对方。人类的大多数战争都是围绕资源的争夺而产生的,缺少资源意味着生存劣势。

       所以,在进化过程中,我们很自然地产生对资源竞争者的警惕和潜意识的敌意。我们对远方的强者有更多的敬畏,而对身边的朋友会有更多的嫉妒。

       实际上,这是因为我们与朋友的资源的交集比较大,产生的竞争比较多。一旦产生了竞争,那么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立。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敌意和对对方的厌恶。

       ​人类的战争大多都是围绕着资源的掠夺而进行的。在生态系统中,两个物种存在的资源交集越大,它们之间对彼此的敌意也越强。同样,个人如果与他人存在较多的竞争,那么很自然地会产生与对方的对立关系。


       2.安全需求的应激

       另外,如果一个人经常侵犯我们的心理空间,我们就会讨厌对方,想要与之保持距离。巴斯(DavidMBuss)在其著作《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是:我们之所以会厌恶一些人和事,是一种自我的保护机制,可以让我们规避掉一些对我们生命的威胁。

       我们需要通过对环境的控制感来获得安全感。如果我们对环境的控制感很差,那么我们就会产生更多的应激反应——因为没有控制感,往往意味着存在风险。

       就像听到手指划玻璃的噪音,即使实验证明,它对我们的听力没有任何影响,但是我们还是会自发地厌恶,这是因为它对环境的其他信息有一定的屏蔽作用,让我们无法更好地评估环境,造成我们对环境的预期不稳定,进而产生恐惧与厌恶。

       在生活中,如果有一个人经常给我们制造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就会对其产生非常多的排斥感。

       比如说,在大学宿舍里,到了关灯时间,你想要入睡,但发现还有人在打游戏、放音乐,制造吵闹的环境,你可能会很不开心。这是因为你觉得这些因素干扰到你对睡眠环境的控制感。

       实际上,生活中凡是强加到我们身上的,都会削弱我们对环境的控制感,让我们感到不安全、不自在,也会让我们产生一定的厌恶感。

       ​3.隐形记忆的“错搭”

       只因为在茫茫人海中多看了你一眼,两个人莫名其妙就打了起来。这个段子透露着我们不喜欢一个人的另一个原因。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还没有说过话,更没有任何其他接触,就觉得注定与这个人合不来。传统说法是气场不合,现在的说法是心理不相容。

       我们无缘无故不喜欢一个人,可能是因为他与曾经让我们受过伤害的人或事,有一定的相似处,甚至是我们自己脑补出来的相似处去佐证。

       对这种“无缘无故”的不喜欢,也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他与我们的行为模式有较多的重合,让我们感觉到本我的显露,不自觉地讨厌他实际上就是讨厌内心深处那个想要隐藏的自己。

       无论是哪个原因,它都更像是我们的内隐记忆发挥的作用,即使我们无法想起来,但是它就是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认知,进而进行喜恶判断。


       4.反应性厌恶

       我们不喜欢别人的第四个原因也可能是在接触过程中,发现了对方对我们的负面态度,进而产生抵触情绪。情绪本身具有感染性。要是我们受到别人的拒绝,那么我们很容易感到失落和不开心。

       如果对方给的理由是非常主观的——没什么,就是不喜欢你才拒绝的。那么我们就会因为对方的敌意产生更多的厌恶。

       人的情绪超过70% 可以通过身体察觉得知。如果一个人不喜欢我们,即使言语上没有很多表现,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想法。这是很自然的生理反应。

       ​因为一个充满敌意的人会唤醒我们对环境的更多警惕和攻击,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样,我们的不友善也会让对方产生反应性厌恶,不喜欢我们。

       总之,排斥一个人大概有以上的原因。被人喜欢和欣赏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喜欢。但是,让每个人都喜欢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使是同样的行为,可能有的人认为是勇敢,而有的人则认为是鲁莽。


       所以,被人不喜欢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也应该理性接受这个事实。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呢?

       1.保持距离

       首先,如果说双方的关系比较差,最直接的办法是保持距离。噪音源离我们越近,越让我们感到烦躁,厌恶源离我们越近,那么我们也越容易陷入不愉快之中。

       距离太近的情侣,比如说大学同班的情侣,可能更容易分手,一个原因可能是吵架的时候,没有距离带来缓冲,进而越看越生厌,导致破裂。

       如果无法忍受讨厌的人,最好的办法是换一个环境,远离他们。人有一套很好的自我保护机制——那就是遗忘。只要不经常看到,那么,我们慢慢也不会记得他对我们的意义,以及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2.增加合作

       当然,如果感觉对方存在对我们的误解,我们也可以通过增加与对方的合作来化解误会。竞争性接触会分化关系,但是合作性接触会让我们对对方的好感增加。

       就像一些国家的政治家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往往是制造外部的敌人,比如,美国制造中国威胁论。通过共同的敌人和外部目标,让我们产生群体的归属感,进而减少内部的破坏行为(比如游行抗议等)。

       我们也可以常在电视剧中看到,那些原本有过节的人,因为一个任务被分配到了一起,然后慢慢地因为合作而对对方有更多的好感和信任。成功的合作能够增加相互的吸引力,减少厌恶。

       如果想让对方减少对我们的厌恶,可以让对方帮我们的忙(而不是去帮对方的忙)。对方帮助我们的同时,会产生对我们更多的“弱者关怀”,以后也更可能帮助你。想让两个互相讨厌的人减少敌意,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必须协作完成一个任务并且成功。


       3.意识到放大的生理反应

       有的时候,我们对环境和他人的排斥可能是我们放大的生理作用所造成的。比如说,我高中的时候学习非常努力,高考的压力比较大,基本每天都是晚上一点睡觉,六点起床,没有午睡。

       但是那段时间,我对班级里产生的任何声音也非常敏感,对一些不和谐的行为都看不顺眼,虽然靠着较高的情商,能够很好地制止别人,但是有时也能感受到确实是自己的问题,产生了明显的环境适应不良。后来,我每天起床后都到操场跑步,也开始培养午睡的习惯,慢慢才好起来,不再对环境敏感多疑。

       直到看到书上写的知识我才明白,当自己身体状况差的时候,身体会自发地感受到自己的不安全情况,也会分泌更多的皮质醇应激,进而更为警惕周围的环境。

       有的女孩子在生理期间也是如此,因为营养元素大量流失,她们的身体状况下降,潜意识里发出“我受伤了”的信号,大大提高了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含量,进而释放出体内储存的能量,促进恢复。

       ​这些生理反应会导致她们对周围更为敏感多疑,进而有更多的攻击性。而由这些情况造成的对环境和他人的厌恶都是可以通过锻炼来规避的。

       锻炼能够促进我们的身体释放血清素和内啡肽等物质。运动时,大脑感知到身体的疲劳就会开始释放这些物质,减少身体的疲劳感,促进身体恢复平静。同时,这些兴奋类激素也能够帮助我们消除各种紧张和不安。足够的锻炼可以大大减少不健康引起的过度敏感和紧张。

       另外,当发现自己的不友好时,一定要提前干预。嘴巴没说什么,但是身体总是很诚实。我们的情绪有70%以上可以通过身体传达。即使我们隐藏对一个人的讨厌,但是对方还是会很轻易地感受到你的不友好。

       情绪会随着互动反馈。当对方察觉到你的不友好之后,往往也会反馈以不友好。所以,如果想要忍住不愉快的情绪,也请记得控制自己的身体语言,尽量放轻松,自然些,减少刻意——想让对方减少敌意的前提是:你也减少敌对。

       还有,当自己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在编程对方的语言和行为时会有更多的主观成分,当出现“可疑的信息”时,往往会自发脑补验证它:“我就知道他不怀好意,我就知道他是这种人。”

       实际上,对方的行为并没有针对性,但是却被我们的大脑自发定义为针对我们的,进而做出负面反馈,以牙还牙。结果自然是双方的恶意越来越多。所以,当自己对一个人有所厌恶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干预自己的行为,减少恶意和扭曲。



【模糊的边界——如何放下自己的执念】

       可能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感觉明明对一件事或一个人喜欢得不得了,但是当自己真正得到之后,发现他/她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完美,自己也并不是真的那么喜欢。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一个人为什么会放不下自己的执念呢?

       1.认知闭合的需求

       人天生就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一些已完成的东西,是因为想要完成的动机得到了满足。如果工作还未完成,这个动机便会使我们对此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使得我们没有办法安心去做下一件事情。

       比如,我们会在外出开房的时候记得自己的房间号,但是一旦离开就很快忘记。还有,你在玩游戏时,即使当你妈喊你全名吃饭的时候,你还是会说:玩完这局我就来。


       2.沉没成本的干扰

       另外,人们想要放下自己的执念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是否有益,而且还要看过去是否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如果我们曾经投入过,那么我们就会对这件事情更有执念。

       ​人对“获得”和“失去”是有两个心理账户的。大脑对损失和恐惧有着更加敏感的反应,知道自己一旦放弃和失去。那么就会带来恐惧和损失。所以,大脑会对自己的付出特别敏感。

       一些人之所以赌博赌得倾家荡产也是这个原因,总想着赢回来。一些情侣分手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为什么还要离开我?


       3.自尊心引发的逆反心理

       还有,人天生就是逆反动物。参与稀缺竞争,会带来强烈的刺激性。我们会因为受拒绝而感觉自尊心受损(丢脸),我们去做一件事情,可能后来的目的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更多是为了挽回面子,这也是心理学上的“受挫-攻击”理论。

       因为受挫被拒绝是会带来攻击行为的,有的人的攻击性较为温和,就会表现为更加进取和努力。有的攻击性较为激进,就会产生暴力行为。电视剧的桥段怎么演来着?霸道总裁遇到一个敢于反对自己的人,为了让她服从和认同,自己想方设法在她面前表现自己。


       4.对确定性的追求

       神秘感会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的敬畏,我们对神秘的事物也会有更多的崇拜。一旦一些人或事能给我们足够的确定性,那么我们就会减少对他们的尊重和执念,就像我们现在知道了风雨的形成原因,我们也就不会再相信“风神雨神”。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对亲人表现出更多不满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是确定的,我们知道是安全的,得罪的成本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而陌生人则是一种不确定和得罪有风险的,谁也不知道他们会给我们造成多少伤害。

       ​表现在执念上,我们对一些人之所以恋恋不舍,是因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轻度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感觉到神秘。感觉到很有吸引力。当对方一言不发时,会让人焦躁地想知道对方内心在想什么。

       我们会一直处于猜想之中,越陷越深。对方的一举一动我们都认为有其含义。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模糊这种情绪的界限,因此念念不忘。


       讲完了我们为什么会有执念,大家可以根据上面的分析自己去想想办法,我在这里也提供一些我的经验。

       1.完成未完成的事

       完成一件事情是放下执念的较好办法。我们看电视经常会有这么一幕:垂死的人憋着一口气,等一个人来说最后一句话。然后才离开。其实比起抗日神剧,这不算扯,而是认知闭合的需求带来的力量确实非常强大。

       所以,如果说那件事情是能够实现的,那么就尽可能去做吧。比如,向喜欢的人表白,失败了也当作完成了(当然,也可能引发受挫-攻击)。


       2.反问自己的本意

       沉没成本到底是放弃还是不放弃,其实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一件事。放弃了可能导致浪费,继续坚持可能造成更多的损失。就像追女孩追个千辛万苦,还是不能俘获芳心。想放弃,觉得自己再坚持一下可能对方会同意的,但是又觉得貌似永远不可能。

       但是一些事情比较确定,那就是对事物的认知态度——自己是真的喜欢,还是因为舍不得沉没成本?买了一张电影票,看了一半,觉得不好看,那么就离开吧。

       这样自己也可以省下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舍不得,否则是错上加错。同样,对一个人已经感觉不到温存了,也就不要再勉强自己和欺骗自己了。


       3.减少距离带来的美化

       我们会因为距离感带来对对方的尊重和喜欢。有些时候我们之所以放不下一些人和事,是因为这种距离感,让我们过度美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我们父母口中“隔壁家的孩子”。

       比如我们的“上一届学生”总是很厉害。这都是距离感带来的不正确认知。只是这样的距离感让自己看不到,从而美化了未知的和未得到的人或事,让人更加迷恋。

       每个人,每件事物,都会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直到自己接近他的时候,你可能才会发现:他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美好。


       4.接纳心中的念想

       我们越是排斥一件事情,那么它就会越是影响我们。就像那句“不要去想大象”,反而让我们脑子里满满的都是大象。所以,尽量不要去排斥自己的执念。

       如果心中有这样的执念,不要一直希望能够忘记,而是尽可能让自己顺着去思考,引导自己慢慢走出来。这样也不会引发“受挫-逆反”机制。让自己更加容易放下执念。你会发现,当自己不去排斥,接受自己放不下的事实时,反而会让自己真正放下。



【干掉偷懒——合作过程中如何减少推诿带来的矛盾】

       合作是常见的群体行为。蚂蚁通过合作,构筑蚁巢并且维持群体的存活;植物通过合作固土保水,组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人类通过合作完成一个又一个建筑奇迹。

       大卫·德斯迪诺(David DeSteno)在《信任的假象》中写道,从进化的角度看,我们之所以会信任别人,与别人展开合作,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不够强大,必须假借外界的力量,达到各自的目标。

       当然,大卫·德斯迪诺的解释方向相对偏现实和功利,他并没有很好地发现,生活中也存在非常多的利他型合作。不过,总体来说,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因为自身能力问题,对外界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单个个体发展能够到达的高度限制也越来越大。

       合作能够让专业的人完成专业的事情,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但是,与别人合作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可能存在“社会惰化”的现象。

       法国的一个工程师林格曼(Ringelman)做了一个实验。他要求被试者分别在单独的与不同规模的群体等情境下来拉绳子,同时用电瓶秤来测量他们的拉力。

​ 结果发现,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每个被试者平均使出的拉力呈下降状态。个人拉绳子时平均出力63公斤;3个人的群体拉时,每个人平均出力是53.5公斤:而8人群体时,平均拉力不到个人拉时的一半,平均拉力只有31公斤。

       而心理学家斯密斯(HSmith)在1976年的一个研究中发现,前苏联集体农民们每天要农作的耕地不固定,他们对任何一块土地都没有直接的责任。但是农民被允许有一块很小的私人耕地,而这块占全部耕地1%的私人耕地的产出却占前苏联农场产出的27%。

       也就是说,当人们处于一个集体中,并且感受不到对这个群体的责任时,人们的积极性会下降,并且产生怠惰心理,并没有尽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再差一点的情况就是工作任务互相推诿,最后拖到那个老实人去做。

       那么,当我们需要别人的合作并且希望别人能够尽心些,我们该如何做比较好呢?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明确工作责任,减少责任的寻租空间。当我们在进行任务分工的时候,需要确认每个人分配到的任务,避免交叉和重复。

       心理学家威廉姆斯(Williams)等人发现,可以通过“个体产出可识别化”的方式减少社会惰化现象。他通过对大学游泳队的队内接力赛的观察发现,当有人监控大家并且单独报出每个人所用的时间时,那么整体游泳的速度会随之提高。

       当人们觉得自己的付出和收益情况会被识别到时,他们想要搭“群体便车”时,就会多一层顾虑——社会评价。我以前的领导在催进度时,经常会留言“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人提交了报告,希望未提交的成员尽快提交”,未提交报告的成员因担心自己成为拖后腿的人,会尽快提交。

       减少“社会惰化”的另一个办法则是,增加群体的凝聚力。很多管理研究者强调建设企业文化对效率的重要性,因为当人们感受到良好的企业文化并且认同时,人们就会提高自己的积极性。

       尤其是合作对象是自己熟悉和喜欢的人时,群体合作的效率更可能超过个体总和,比如说以色列的集体农场的总产量就比个体农场的产量高。

       如果想要跟别人更好地合作,提高合作效率,避免带来矛盾,我们就需要建设良好的内部关系,并且尽可能明确每个人的责任。这样也可以大大减少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推诿和矛盾。



【看得见的影响——如何减少我们的负面情绪】

       解决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找到源头,就像头疼的诱因有很多,疲惫感的诱因也是如此,无一通法而解全之。所以,如果想要减少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干扰,我们就需要先找到让我们沉浸于负面情绪中的影响因素。

       1.完美主义

       在经济学上,追求极致的代价,可能最后的1%所需要的成本会是前面99%的总和。也就是追求极致的代价是极致成本。

       换句话说,生产一件产品别人在性能上追求99%,而如果我们追求100%,那么,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在这1%上投入数十倍甚至百倍的代价。显然,这非常不划算。

       同样,个人的行为模式也有这样的情况,完美主义会降低我们的“时间贴现率”,付出极为高企的成本。我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善,陷入一种“追求-不满足”的循环之中,在低效率和长时间的高压中产生疲惫感。


       2.生理性疲劳

       我们的身体温度在一天是周期性变化的,同样。我们的心理能量也是如此,会像海洋潮汐一般时高时低,我们称其为心潮。也就是说,我们对抗疲劳的能量是非常有限的,且是不断变化的。

       如果我们还不好好睡觉,不好好锻炼,那么我们身体的抑制性递质因子和一些毒素不能及时得到排出,会越来越多,从而降低我们的生理应激,让我们产生生理疲劳。(当然,这里的生理疲劳还包括生病和女孩来“大姨妈”。)


       3.竞争性压力

       前面也说到过,人类的成长史就是资源分配史,一个人的成长也一直伴随着资源的获取和失去,我们需要的资源包括社交认可资源、注意力资源、物质资源、安全资源等。但是,资源的获取也会带来压力,毕竟资源的获取不是简单的事情。

       资源获取有它自身的交换体系,我们想要获得一种就必须拿另一些来交换。想要获得更多的社交资源就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维护,想要获得物质就必须更加努力。当我们感知到“付出-收获”不对等的时候,我们就会容易感受到疲惫感和失落。


       4.错误归因

       我们都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大家的反应情绪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我们对事物构建的意识不同。心理学上有一个情绪ABC理论。一群人面对同样的事情时,因为过去的经验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对这件事情会产生不同的认知信念,进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非理性概念,比如希望每个人都喜欢,或者一个行为的失误就认为形象全毁了。但是这种绝对化思维带给我们的疲劳感是非常多的。

       实际上,这跟前面所说的完美主义有所重合,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维护,让自己生活在小心翼翼之中。


       讲完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疲劳感的部分原因后,相信大家可以大致知道自己为什么产生负面情绪了。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减轻自己的疲劳感呢?

       1.自我预防

       行为的决策属于自我博弈,而下棋最重要的是知道对方的下一步棋怎么走。同样,想要更好地战胜自己,最好的办法是自我预防,掐断自己完美主义的念头。实际上,这也是常用的自我心理调节的办法,我们称之为“再认知过程”。

       比方说,有的人总是希望总结出一个高效的办法,从而陷入了对工作学习方法论的过度追求,导致低效。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这点,那么就应该寻找一两个较好的办法去训练,停止对方法论的过度追求。否则时间和成本上也划不来,得不偿失。

       还有,我们总是希望让所有人喜欢,但是我们与环境和他人又是非纯粹关系,也就是存在竞合关系。“让每个人都喜欢”——这种“绝对化认知”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自己也必须感知到这一点,对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做思维预防,可以给自己尽可能多的正面暗示。

       以前看过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明星在拍戏过程中,遇到一个小学生晕倒的情况,她抱着孩子去了医院,结果很多人认为这个明星炒作。实际上,如果她不去抱,我想她微博的留言中一定会有“没爱心”的评论。

       也就是说,即使你做的事情基本没有错误,还是会有人对你加以评论。所以,经常提醒自己没有完美的选择,让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存在的不足并且接受它,可以减少其带来的焦虑。


       ​2.增加自我能动性

       戏谑一点说,没有什么疲劳是睡一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睡两觉。我们在睡眠的时候,身体会进行毒素废弃物等的分解和排出,以及身体机能的恢复。大脑会分解B-淀粉样蛋白等,工作一天的器官组织得到休息而恢复。睡觉对疲劳的缓解是非常有效的。

       睡觉的时候,身体也会分泌一定的皮质醇,而皮质醇有消炎的功能,能够恢复身体的一些受损的组织。而且,睡眠产生的皮质醇水平属于较为正常的水平,也能够提高身体免疫水平,让身体得到更好的恢复。

       除了睡觉,还有锻炼。我们的身体存在兴奋类递质和抑制类递质,两者的关系是“你多我少”的关系。而锻炼的好处之一就是增加自己的兴奋类和恢复机能类的递质,从而让自己不会因为过多的抑制导致疲劳。

       锻炼和睡觉能够降低生理性疲劳,也就是说,一般女孩子身体好的时候,可以极大地减少痛经。


       3.提高个人能力

       我们有时候的无奈和疲惫,是因为能力有限但想得到的太多,也就是资源获取受阻大。我们除了降低自己对资源获取的预期之外,更需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

       提升自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法则。因为当自己的能力足够强时,就不会对每件事都焦头烂额。就像原始人在捕猎时,当自己足够强时,遇到危险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生存也会更加轻松。

       我自己以前玩竞技游戏(竞争)时,一开始想升级(荣誉资源),但是总是失败(受挫),后来自己的竞技能力碾压全场(能力提升),就很少有一种无奈和心理疲惫感了(结果)。反而别人会因为你的存在产生更多的竞争性压力,带来无助感。

       社会是残酷的,无时无刻不在比较和竞争,如果说不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被淘汰在所难免。想要让自己活得轻松,反而需要我们在之前付出更多的努力。


       4.避免负面的自我强化

       我们会因为快乐而手舞足蹈,也会因为手舞足蹈而感到快乐。因为情绪是会影响行为的,而行为也是会影响情绪的。如果我们因为感受到疲惫,从而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那么我们往往就会陷入一种疲惫和无助感的自我强化,让自己的疲劳感加剧。

       所以,当自己疲劳的时候,最好不要一个人沉浸其中,而是要多与人沟通和交流。如果想要让自己一个人静一静,也不要过多地去排斥他人,因为越排斥越容易深陷其中。


      5.避免过激情绪

      我们经常会说:“段子手把快乐给了我们,伤心留给了自己。”这句话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心理摆。当外界因素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刺激时,人的心理状态便会呈现出多层次或两极分化的特点,也就是钟摆式的两极摇晃。

       我们会在好友聚会后回家或者游戏下线后感到更多的失落也有这个原因,说的再明显点就是乐极生悲。所以,不要让自己产生过激的情绪也是减少失落和疲惫感的办法之一。



【面具的背后——怎样才能大致了解一个人】

       我们的一生会遇到千千万万的人,我们没办法保证每个人都是好人,但是我们能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远离那些让自己难过和煎熬的人,减少他们对我们的伤害。

       以前朋友开玩笑说,想要看清楚一个女孩,就带女孩子去游泳。这样一下子就能知道这个女孩的真实身材,也可以看到她素颜的样子。同样,想要认识一个人,最好是在他卸下所有“伪装”的时候。


       那么,一个人会在什么时候卸下保护自己的面具和盔甲呢?

       1.他对家人的态度

       任何人都是如此,在进化中,就像害怕黑夜一般,对待未知和陌生也有更多的敬畏。家人给了我们确定性和安全感,我们知道我们对他们的愤怒不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伤害。

       而陌生人带给我们的是未知,我们不知道我们对他们的不尊重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伤害,所以会多些尊重。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家人面前依然保持很多的尊重感,没有很强的控制欲望,不会不自觉地暴躁,那么这个人的人品是基本过关的。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你以后也可能成为他的家人,现在他对待家人的态度,往往就是对待你的态度。


       2.他关系最近的五个好友

       人类交友的目的有两个——互悦和互利。一个人最接近的五个好朋友的人格加权往往就是这个人人格的大致反映。尤其是在学生时代的交友,因为那个时候交友的目的更为纯粹,互悦的成分更多。

       两个人能够成为好友的前提之一是心理互容,也就是有较多的认知重合之处。一两个好友也许不能很客观地反映一个人,但是五个好友的加权,反映出来的人格偏差也不会太大。


       3.他是如何处理矛盾的

       黑格尔说过,矛盾无处不在,矛盾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源。我们每天都有非常多的矛盾,矛盾有和他人的,也有和自己的。一个人处理矛盾的能力有多强,能够到达的高度就可以有多高。

       想要知道一个人为人如何,更好的角度是看他如何处理矛盾。当他自己与自己矛盾的时候,能否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当自己与他人有矛盾的时候,是否有给自己和他人留下退路。

       能够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矛盾的人,有着较高的自我认知,因为他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能够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矛盾的人,拥有更强的共情能力,更懂得尊重和谦让。


       4.他愤怒时的行为

       阳光背后一定会有阴影,再繁华的城市也有脏乱的角落,再好的人也会有愤怒的时候。一个人愤怒的时候往往会失去自我,带有更多的破坏性。

       ​我们不能因为一两次的愤怒而否定一个人,但是我们可以从观察他愤怒带来的破坏性来了解他到底能够有多坏,尤其是对待身份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表示不满的时候。如果他在暴怒的时候仍然能够很节制地宣泄,那么这样的人,他必定有着很强大的内心和独立人格。


       5.观察他的精力分配

       观察细节谁都知道,谁也会说,但是很少有人告诉你怎么观察,什么时候观察最有效。想知道一个人到底是上进还是放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一个人的精力分配。

       就拿朋友圈来举例,一个人的朋友圈如果都是各种吃喝晒或者明星八卦,这个人肯定很会玩也很会卖弄;一个人如果经常刷屏,大多是不太懂共情,也不太懂为他人着想的人;一个人很少发朋友圈,可能是因为这个人有处理不完的事情,也可能是因为他不需要太多别人的点赞,生活可能更加独立。

       很久以前,韩国有一个较为不严格的数据研究,发现每天花两个小时在韩剧上的人更多的是低收入群体,我也相信,除了工作互动的需要,一个人如果每天能够有两个小时的时间花在不停地刷微博上,那么他的时间也应该非常不值钱。从静态来看,他的时间成本也非常低,能够创造的价值也不高。

       总之,不要因为距离而忽略了事实,从而美化或者丑化对方。没有完美的事物,人也如此,如果你一定要找,那么其存在的不足肯定能找得到。如果一个人的“装”是一辈子的,那也是受到教化的好习惯。

       古语有云:“论行不论心,论心无好人。”他开心我们开心就可以了,我们没权利也不应去指责人家。

       但愿,我们都能遇到对的人。

519 0

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