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组 文章 相册 留言本 用户 搜索 我的社区 在线学堂 商城 购物车 支付钱包
全部

[坡仔跟你一起阅读好书·第七十四期]《反本能》Part 3——第四章 一些实战:看到事物的本质

苏东坡忠实粉丝
发表于 2021-09-26 07:58:19

       为什么改变很难发生?为什么我们经常重蹈覆辙?人为什么喜欢待在舒适区?我们为什么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走向卓越?

       答案是:“本能!”

       “本能”来自基因的硬连接,它们对我们的生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类大脑约有八成神经元位于小脑仅有不到两成在皮层区域,这意味着我们的大多数行为来自原始的本能,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

       本能虽然可以让我们用极为微弱的线索觉知到危险,但是却无法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我和事物。而对自我和事物的探索,需要我们反抗本能的直觉和思维。

       本书正是以“反本能”作为着力点,对自我行为和思维的改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当战胜潜意识里美化自己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正视自己的不足;

       当战胜攻击的本能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当战胜狭隘的本能时,我们才能看见更加真实的世界,洞悉事物本来的样子......

       只有通过反本能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从已经习惯的表象中看到事情的真相,才能对抗阻碍我们提升的习以为常。

       越能够反本能的人,往往也越能从优秀进阶到卓越。


卫蓝◎著


​​Part 3 反本能之社会洞见——看到看不见的,说清想说的

​第四章 一些实战——看到事物的本质

       世界是圆形的,但是有人敲碎了它,只给了人们一个三角形,那么很多人会认为世界原来的样子是三角形的。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只是为了发现一个更完整的世界。也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在别人告诉我们世界是三角形时,能够拿起批判的武器。


【存在的意义——人生是一场时间的旅行】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冒险家将攀登珠穆朗玛峰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当自己完成了这个艰巨的挑战时,众人喝彩。

       但是不久之后,他就自杀了。他自己说道,当完成了最后的挑战,感觉人生没有了意义,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动力。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师徐凯文在其文章《学生空心病与时代焦虑》中讲到一个例子:

       有个高考状元说,他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所以他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

       那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也曾经为了这个问题失落了好几周,虽然之前也思考过无数次,但是那一次感觉特别强烈。然后,我也开始各种资料的查找和书籍的翻阅。

       最后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是——人生的意义在于赋予,甚至说是没有意义,如果有,那是我们让它变得有意义的。

       ​现在我们思考这么一个问题:

       你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送给了你一支不是很昂贵的笔,但是你会觉得这非常珍贵,会对这支笔有非常多的感情。假如有一天,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你的笔调包,换成一支不是你女朋友送的笔。你依然会对你拥有的笔产生足够的感情,可是笔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支笔了。

       钢笔已经被换了,可是感情却没有改变。既然它已经不是我们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送的那一支,那为什么我们还会对这支被调换的笔产生感情呢?

       答案是我们赋予了这支笔意义,它浓缩了我们的强烈感情,成为一种情感的载体,进而产生了意义。

       同样,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我们所接触的知识构建了我们的价值体系,这就像是恋人送来的钢笔,进而让我们对一些特定的事物产生了足够的感情,并且赋予其意义,从而形成一种追求。

       人生所谓的意义,是我们赋予我们行为的一种支撑。它是我们价值观的产物,而不是本来就拥有的。意义的产生来源于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关联的构建。

       有部电视剧里面有一个角色。他认为他活着的意义是为了效忠他的王,即使他的王变坏,他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

       因为他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害怕自己所做的事毫无意义,所以他一直对已经变了的王继续保持效忠,也不愿意改变自己所认为的有意义。

       在这里他所谓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为的是支撑自己的行为。他将自己的行为关联了天命,即实现了载体与意义的结合,以让自己的行为有足够的理由。

       人一直都是害怕不确定的动物,就像看到草丛在动,我们无法判断是否有狮子就会不安。我们也害怕自己行为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一个指定的程序或者说目标让我们去执行,那么我们也会产生非常强烈的不适应感。

       很多人在高中的时候,因为社会教育的灌输,以及所处群体的同化作用,让我们对高考赋予了很重的意义感,进而很多人对高考极度看重,而且也能够认同自己的努力,即使偶尔会疑惑自己为什么那么努力,也会因为环境带来的紧张感而减少这种疑惑。而高考结束后,这种我们赋予的意义就消失了,进而让我们的行为没有了支撑。

       如果没有及时寻找到新的支撑,也就是赋予新事物一个不一般的意义,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陷入质疑——我做这些有什么意义呢?而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总是趋向于无聊的。

       而我们往往会选择最省劲的行为模式——打游戏,看小说,睡懒觉等。那些脱贫致富的人往往容易吸毒也是这个原因。

       听到国歌,一些人可能会激情澎湃,因为他们的教育赋予了这首歌意义,而没有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往往不会热泪盈眶;别人用一只更昂贵、年轻的哈奇士想换我们养了十几年、甚至带病的哈士奇,我们是不会愿意的,因为我们对这只狗产生了感情,它成了一种意义的载体。但是如果让一个不知情的人二选一,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年轻可爱的那只吧。

       到目前为止,我也还没有明确发现自己的人生意义,也没有发现特别值得赋予意义的事物。但是我的价值体系让我明白,意义是自己给的,快乐是很简单的一件事,而价值也是自己创造的。所以,在图书馆泡上一天给我的快乐比躺在床上睡懒觉多得多。

       ​我也很喜欢英国浪漫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一句话:“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与其不停思索人生的意义,不如让自己在体验中获得。

       让自己忙起来,那也会是良药。



​【社会圈层——如何进入更高的圈层】

       这些年有一个话题非常热门:进入上一个社会圈层的难度越来越大了。资源的流动性变缓慢了,能够在社会受益的奋斗者越来越少。

       这是每个时代的焦虑,尤其是这个时代。我们发现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看不到自己的付出会有什么结果,是谁都会感到不安。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社会资源的流动性是非常高的,但是伴随市场的成熟和既得利益者的形成,资源的流动产生了一些阻力。

       现实很残酷,而且这并非中国,也并非这个时代的特点。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早在1965年就做过一个对近万名法国中学生的调查,发现优等生群体有61%属于富裕阶级。而中国明朝也是如此,万历年间,80%的进士出自精英家庭。

       社会学上有一个马太效应,指的是这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更多是强者越强,而弱者越弱。一个新社会的初期,大多数人差距都不是很大。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稳定,社会逐渐分层,马太效应就越来越明显。绝大多数穷人会变得越来越穷,而富人则依旧保持着优势。

       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让自己进入更高的社会圈层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一些角度去做探索。


       1.有无增量基础

       雪球越滚越大之前必须有一个小雪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前提是有一个火点。同样,自身要想得到发展,也必须有这样的增量基础,俗一点的说法就是:足够的本钱。

       前段时间看到新闻说,王思聪5亿元的投资最高获得了5倍的收益。那么,这是否是因为他的能力比大部分人强呢?不是的。富人之所以能够轻易赚钱,可能不是因为他们能力比我们强,而是他们有增量基础。父母已经帮他们滚好了“小雪球”,他自己只要再轻轻动动手指就能够让雪球自己滚下去,慢慢变大。

       当一个人有5个亿的资产、想要做投资时,会有很多基金公司和私募公司找上门来,告诉你投资什么企业和领域赚钱,基本不用自己费心。

       而大多数人想要达到跟他们一样的层级,要比他们多一个前提条件——自己先有足够的本钱。当自己拥有足够的增量基础时,才能够吸引和交换相应的资源。


      2.错以为努力与回报是线性关系

      1.01的365次方等于37.8,099的365次方等于0.03,其中365次方代表一年的365天,1代表每一天的努力,1.01表示每天多做0.01,0.99代表每天少做0.01,365天后,一个增长到了37.8,一个减少到0.03。

       记得在学生时代,看过上面这个付出计算方式后,当时觉得这种方式所表达的思想非常有道理,自己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多努力不止一点,想着把冷板凳坐热,最后成绩并没有多大起色,反而落下了一声颈椎病。这种技术方式是不是​是看上去很有道理呢?其实,这就像那些想着“离高考还有100天,每天只要进步一分就可以了”的人一样,没有弄明白努力与回报的关系根本没有确定关系。

       两者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有规律,没定律。所以,也不要轻易想着靠这些简单的加减运算去计算自己努力会带来多少回报,因为根本就不准。


       3.市场回报率不等

       不同的市场会有不同的市场回报率,最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市场流通性差,这个时候承担商品交换的“中介产业”回报率最高,之后是股市走红,股市的回报率最高,再之后是房地产。

       毋庸置疑,前几年体力市场的回报率一直是低于知识市场的回报率的。但是,现在来看,知识市场的竞争过于激烈,反而造成了体力市场的稀缺,开始出现反转。

       不同的领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回报率。托马斯·皮克迪(Thomas Piketty)在其著作《21世纪资本论》中写道,在近代社会发展的初期,劳动回报率高于资本回报率,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资本回报率高于劳动回报率。

       这也对应这个社会当前炒房子和搞金融的人的盈利所得大大高于做实业和出卖劳动力的。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发展领域显得非常重要。


       4.稳定的反身伤害

       在进化中,最容易被淘汰的物种是那些生活环境长期处于稳定的物种,比如我们所知道的澳大利亚因为大陆漂移远离泛大陆主体,所以很多物种进化得比较慢,而且很容易因为突发事件导致大规模灭绝。

       社会是残酷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很多人因为想要稳定而失去了竞争力。

​ 所以,如果说在一开始就选择没有难度的工作,缺少足够的历练,那么人会因为过于安逸的生活,而使竞争能力或多或少的退化。如果还没有养成较强的竞争能力就选择了稳定,能力也没有得到锤炼,那么很难说通过奋斗就会有向上的提升。


       即使山顶的草,也比平地里的白杨站得高,因为它生下来就站在了山顶。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高度,但并不代表这无法突破。知道了自己的处境后,大家可以自己去想怎样破局。我也提供一些自己的想法。

       1.利用资源的转换性

       社会体系的构建最为基础的组成是资源交换规则。就像能量能够从热能转化为风能,动能可以转化成电能一样,资源也存在这种不同维度的转化。你能够用自身的知识去转化成财富,也可以用财富去追求异性。诸此种种,不做赘述。

       所以之前才会有“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实际上是因为知识和学历能够作为与他人进行资源交换的基础。至于能不能实现,能够交换成什么资源,那需要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且要结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要想进入更高的圈层,就至少要有一样可以拿出去交换的资源,可以是足够的知识,可以是行业纵深,可以是垄断信息,甚至可以是长得好看。

       凡是稀缺的,都是有价值的。几乎每一个伟大的企业,之所以能够长存,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能够给人们带去价值。同样,如果自身没有办法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价值,那么也很难维系自己的生存。


       2.提升自身格局

       曾经有一个人向画家门采尔(Menzel)抱怨自己一天画一幅画,但一点都没有有卖出去一幅。门采尔给他的建议是“倒过来”:用一年的时间去画一幅画,这样就可以一天之内卖出去。

       同样,想要获得更多的资源,本身就不能急功近利。我所认识的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而是因为看不到结果而不愿意坚持,错失了市场。

       在一些平台偶尔会看到一些人求助如何考高分、升职之类的,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并不是不知道如何做,只是觉得那些“笨方法”很慢,看不到即时的成效。

       只有站得更高,学得更多,才能够看得更远。磨刀从来不误砍柴工,弄懂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律并且利用好这些规律才是改变自己处境的最好办法。


       3.寻找增量市场

       学过金融的人都知道泊松分布曲线。泊松分布曲线是诸多事物发展的规律曲线,从很低的起点开始发展到一个最大值,再慢慢衰减。

       泊松曲线在市场的应用就是划分市场的增存缩关系。增量市场看运营,存量市场重质量,缩量市场做垂直。其中,当一个市场处于市场增量的时候是盈利最简单的时期,只要找到这个市场,在早期往往可以“躺着赚钱”。而后来者往往就没有这种好运。

       这就像有人要过河,看到鳄鱼集中在一侧,自己从另一侧游过去。鳄鱼看到后迅速游过去。这个时候你想重复他的路径过河则很难实现。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行业已经有媒体鼓吹时,我们要自己意识到,这个市场可能已经被占领得差不多了,再去涉足可能会得不偿失。努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存在的市场和看到的领域,那会更加省力。


       4.寻求节点

       很多明星在出名之前实际上已经做过很多年跑龙套的,但是做的足够多了,只要其中一个出了名,那么他就会成功,而且不可逆。那个成功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节点。

       这实际上就是彼得·泰尔(PeterThiel)所认为的事物发展“从0到1,从1到N”的过程。自己的所有努力在初期很难看到明显的起色,因为这个过程的积累是无中生有的过程,非常艰难。但是当自己完成了一定量的积累,接触到一个节点,那么这个“1”就会像奇点一样发生爆发式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强调如果想要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需要持之以恒,实际上就是在完成原始量的积累。不过更好的办法是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因为自身的能力水平足够高,可以极大地提前和增加这样的节点,甚至创造这样的节点。


       5.克服关键限制因子

       把东西忘在房间里了,不用怕,我们有钥匙。但是钥匙忘在房间里了,这种情况可就麻烦得多了。这里的钥匙就是我们的关键限制因子。

       德国植物生理学家丁·李比希(Justus Liebig)通过研究化学物质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发现,各种作物的产量,通常不受它所需要的大量营养元素的限制,而是受到那些只是微量需要的原料产生的限制。我们称这种限制条件为关键限制因子。但是在任何具体生态关系中,在一定情况下某个因子可能起的作用最大。

       也就是说,限制我们发展的关键限制因子可能是自己的短板,也可能是自己的长处。比如,你要高考那么你的弱势学科就是你的关键限制因子,你数学很强,但是你要通过数学竞赛获得保送,那么数学就是你的关键限制因子。

       ​想要更好的发展,需要找到限制自己的关键因子,并且更好地去减少它对我们发展的限制。弄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并且分析、确定自己的关键限制因子,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断打破其带来的瓶颈。



【“美丽”的骗局——洗脑为什么那么厉害】

       经济下行时,犯罪率会有一定的提高,传销活动也会更加盛行。这几年关于传销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也有好多传销开始披上“新衣”,变换了方式。好多人也因此弄得负债累累,或者家庭破灭。在这里,我也讲讲一些常见的洗脑方式,供大家参考,尽可能抵制不良思想。

       那么传销组织,或是洗脑者常用的办法有哪些呢?


       1.人群筛选

       人群筛选主要不是用于洗脑,而是用于区分容易洗脑的人群。比如说,有的人偶尔会收到一些漏洞百出的诈骗信息。有的诈骗信息显得非常幼稚和低级,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中计呢?

       其中的很大原因,在于骗子的“人群筛选”。想象一下,如果他们的信息编得非常严谨,在非常庞大的基数的群发下,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去咨询情况,那样自己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释,尽力让他们相信这些信息是真的,这样会让骗子们疲于奔命。

       但是,如果故意编造一个漏洞百出的信息,这个时候如果还有人跑去咨询具体情况是否属实的话,那么就基本可以确定咨询人群的智商水平,骗子就可以迅速找到自己的“精准用户”,而自己也能大大减少时间成本的投入。

       同样,我们听到的很多传销骗局都是如此,洗脑的人告诉对方有“躺着赚钱”的方法,通过这样的筛子,选出了那些容易被洗脑的人群。而那些不易被洗脑的人群会尽快被踢出群体,也避免后期他们的洗脑工作出现问题。

       这也是很多传销组织能够存留很久的原因,有思维能力的都被剔除,只剩下那些缺少知识和教育的人群。他们更容易从众,更容易迷信,以至于再大的漏洞,他们也无法看清。


       2.单一信息和睡眠效应

       就像吃饭一样,人对信息也是有生物性需求的。因为没有信息就无法捕食,无法远离潜在的威胁。所以,人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不亚于吃饭等本能。比起错误的信息,人们更害怕接收不到信息。所以,当错误的信息成为我们的唯一信息来源时,我们也会更倾向于接受和相信。

       持续的单一信息会带来大脑皮层下的“响应回路”,让他们从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增加我们对这种持续的单一信息的认可,最终认为它们是正确的。

       我们看到的传销模式经常是阻隔掉人们对外界的信息很长一段时间,将其关在一个封闭的“小黑屋”,不让人们接触组织群体以外的任何人。同时在这个期间不断跟被洗脑者讲“相似的道理”。

       我们会慢慢接受那些明显错误的信息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信息传播的睡眠效应。信息传播结束一段时间后,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正效果会下降,而低可信性信源带来的效果却朝正效果转化。

       也就是说,一开始我们知道明显错误的信息,一段时间过后,我们可能就慢慢相信了。而其中的原因在于,我们可以记得信息的大概内容,但是很容易忘记信息的来源。从而慢慢地认为他们给的信息是正确的。

       即使内心非常强大的人,在这种单一信息和“信息睡眠效应”的影响下,也很容易被弄得筋疲力尽,最后屈服。


       3.制造“气压”

       这里的“气压”是气场压力,指的是群体压力和环境压力。

       人都是非常容易受群体影响的。就像一群羊突然跑向同一个方向,一只羊不知道其他羊为什么这么做,但是它知道跟着做能够活下来的概率最大。没有狮子,自己这样做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一旦真的有狮子追来,那么自己生存的概率就增大了。

       追随“多数人”是生存进化的最优策略,可能有些人觉得自己不从众,但是实际上,很多生活现象都会表露自己,比如说,看完精彩的节目后,掌声都是从不统一到统一,这也是从众的一种形式。

       我看到的一个关于传销的视频,是这样的:明明是喝白开水,但是第一个人说鱼汤很香,第二个说有点咸,第三个说被鱼骨卡到了,第四个说葱花不错,这个时候,被试者内心是怎么个感受呢?从他的犹豫可以看出,即使不相信是鱼汤,或多或少也会对这是白开水的事实产生怀疑。

       环境压力也是让人改变认知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理空间,要是别人靠得太近了,我们会感到不安。能够被许可进入我们安全区的,我们都认为是可以信赖的。

       ​而传销组织他们一般都是故意创造一个狭小的空间,让我们的安全区一直处于被打破状态,自身心理防御系统不能一直保持,进而对他们产生信赖感。相信他们的所作所为。


       4.真假信息混淆

       小的时候玩过一个游戏,同学叫我快速念十次猫,然后奔出一个“老鼠吃什么”的问题,我下意识回答“猫”。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明显的信息掺杂影响认知的例子。

       传销组织和一些邪教的教义都是通过混淆信息来让你产生失调的。在传销中的表现是,先告诉你99个绝对正确的事实,再给你夹杂一个私货,你可能觉得不对劲,但是又觉得绝大多数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你就会产生一些心理失调,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纠结。

       人在心理上是追求一种协调和平衡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对这个信息进行肯定或者否定,再加上传销组织的引导,不断地信息“轰炸”,那么你从很大概率上就会相信他是真的。


       5.行为叠加

       社会心理学家西奥迪尼(Robert B.Cialdini)在其著作《影响力》中写到一个研究。军事上,策反战犯经常会用到一种“登门槛”的心理效应。先让他们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不背叛国家的行为,比如写下自己国家的不完美的地方。

       慢慢地,因为自愿性原则,他们也会调整自己的形象,好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合作者”这个标签,如此又带来了更多的合作举动。

       同样,传销组织也经常如此,让大家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很多无意义的行为。再比如,一些宗教会要求跪拜和合十。调动我们的认知,为自己的行为做合理的解释。

       当我们感知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与我们的想法有所冲突时,我们会调整我们的行为或者认知。这个时候,再加上他们的诱导,我们也会对他们产生信赖感。


       6.制造高亢情绪

       人对外界的认知大多需要经过情绪加工系统,而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和判断。心理学家也曾做过实验,结果证明:一旦愉悦和高亢的生理反应正好与心理的反射相关联,我们会更容易对这种环境产生信任。所以,传销组织也经常通过各种行为,让我们产生高亢情绪。

       比如,让我们在狭小的空间进行娱乐活动。因为从群体的认知上,我们在狭小的空间中,更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所感染,更容易被调动起来。另外,传销者经常会集体念一些口号,并且会不断地要求大声点,进而激发我们的高亢情绪。


       7.垄断解释权

       很多抽象概念是无法量化的,会因为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而传销人员也喜欢利用这样的模糊性告诉大家事实如何。看上去似乎讲得头头是道,而实际上,其中的逻辑性非常勉强。

       比如说,一些“精英”喜欢垄断对自由和民主的解释权,告诉你这样是民主,那样不民主,但是实际上,两者行为是差不多的。只是在效果上满足了人们的一种心理预期,也能够增强运用这类模糊化语言操控他人的合法性。


       8.制造恐惧或外部敌对

       人都是努力想要自己面对的世界合乎情理,能够确定的。很多未知是会带来恐惧的。这个时候,我们会更加渴望群体的支持。比如说,一些人不敢走夜路,但是如果旁边有一个人,他就不再感到那么害怕。

       一些宗教也很喜欢制造出“异教徒”这样的外部威胁,从而让大家更加团结向外。所以,我们看到很多邪教都喜欢说他们“被迫害”。

       ​当他们被问及一些合法性的问题时,会说自己不宜公开。制造外部敌对就是在制造不确定因素,让大家只能更加紧密地互相依靠。进而让大家对组织产生信任和依赖。

       而如果是极端恐惧的状态,则可能会让人们产生生理失控,有的人表现为大小便失禁,甚至产生创伤后应激综合征(PTSD),因此对一些人极端信任,而对外界极度不信任。当他处于恐惧初期时,那么任何有效关怀,都会让人们对传销组织产生极度信任。


       9.群体去个性化

       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LeBon)在其经典著作《乌合之众》中提到,个体在群体中或者在和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会表现出对群体的更多认可,进而丧失自己的个性。我们称之为“群体去个性化”。

       这是因为,在群体活动中,我们会感觉到“社会责任”的分散,有大众一起承担,自己所付出的代价非常低。对应我们生活出现的情况就是我们认为“法不责众”,所以也会看到一些“货车倾翻,路人哄抢”的新闻。

       心理学家辛格对去个性化程度不同的群体进行研究发现,当自己的意愿与群体行为相反时,去个性化严重的群体更少表现出非遵从行为。

       洗脑者通过对一些行为的统一,让我们减弱对个体独体性的认知,产生对群体的服从。一个原因就是去个性化。所以,很多组织都喜欢统一人员的着装仪表,除了标识和美观作用外,也有去个性化的作用,也更方便组织化管理。

       相信大家看了一些洗脑应用到的心理学知识,也会知道洗脑为什么那么厉害了。知道这些就像知道了对手的下一步棋一样,当我们遇到“洗脑”行为时,我们也能够更快地反应和清醒过来。


【伪科学的新衣——为什么有人相信星座】

       曾经有个女孩子跟我咨询,说自己是白羊座,而自己的男朋友是天蝎座不能在一起,但是自己很喜欢自己的男朋友,很纠结很难过,询问我她该怎么做。

       我对此哭笑不得。我一直以为星座顶多是一些人为了打开与陌生人的话题而做的“小玩具”,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实际上,星座是一种落后的产物,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算命。星座在一开始是用于描述星体位置的,并没有描述个体性格的功能,但是一些占星师利用了人的心理特点,加上那个时候知识水平还不够,强行与人的性格和命运相关联。

       人倾向于通过归类认识事物,进而方便对世界、对他人的认知。想了解一个人其实非常困难,如果真的想要去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不会这么做。

       而星座性格分析就是为那些想要了解别人但是又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的人而设的。当我们知道一个人是什么星座时,我们就会自动地寻找“标签”,让我们感觉自己对其“很了解”。

       但实际上,这也是产生偏见的最大原因。喜欢贴“星座标签”的人,大多是懒人,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去感受一个人的差异。

       ​星座性格分析之所以那么受欢迎,实际上是利用了我们简化对事物的认知的心理惰性。除此之外,它也有其他伪心理学的特征。那么,这些伪心理学利用了哪些心理学知识,进而让人们深陷其中呢?

       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Bertram Forer)通过实验证明了一种心理现象:大多数人很容易觉得一个笼统、一般性人格的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许多人仍然对这些描述自我的话深信不疑。

       福勒于1948年对学生进行了一项人格测试,并根据测验结果分析试后学生对测验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事实上,所有学生得到的“个人分析”都是相同的: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发挥你的长处。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

       许多时候,你严重地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而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

       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结果平均评分为426,也就是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些描述跟自己的性格特质基本吻合。这时候就应该有这样的疑惑:当所有人的性格都可以用同样的话语去描述时,人们的差异从哪里来?

       也有一些网友在网上搜索了“过于温柔,经常把人爱坏”这样的字句,结果发现每个星座都有这样的性格描述。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相信这些空洞的描述呢?这跟前面说到的“验证性偏差”有些相似的原理。

       当一些人说你吹毛求疵的时候,你就开始在脑海中寻找自己吹毛求疵的场景——我们的生活场景那么多,总能找到一个与之匹配的场景,进而“自己感动自己”,觉得对方说的好有道理。而单凭少数的场景就断定自己有这样的倾向,实际上只是主观的验证。

       就像道士来了一句“你三个月内必有一灾”,而当你身边真的发生了什么不顺利时,你就会心想,这个道士真灵。

       但我们也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三个月完全顺利的概率接近于0,他说的是一件必然事件。可是一些迷信的人却将自己必然发生的不顺利拿去验证他的言论。

       除此之外,我们会发现,这种描述有非常多的赞美词语,而这就涉及我们对赞美和认可的需求了。

       一些心理学实验也发现,即使人们能够发现别人对我们的赞美是“谄媚”,我们的多巴胺回路依然会被激活,而且对那些“谄媚”者的人格评分普遍高于普通人。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知道对方对我们的赞美是谎言,我们还是选择了相信。

       而中国版星座——算命,让我们相信的原因也大抵如上。所以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描述:“这位兄台,你额头有朝天骨,眼里有灵光,是仙人转世,神仙下凡,我终于等到你了!”

       只不过,它也增加了更多的恐惧刺激。算命大师会告诉我们:“这位兄台,我看你印堂发黑,目光无神,唇裂舌焦,元神涣散,近日必有血光之灾”,接下来就是要我们掏钱破灾了。

       ​事实上,很多“神棍”并没有通天的本领,他们只是有更强的观察能力,能够很快判断出我们的情绪和一些家庭状况。甚至他们会组团行事,部分人负责调查我们的信息,部分人负责演戏,部分人负责忽悠。

       总之,伪心理学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很懒,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事物背后的真正原因,只想走捷径。然而,这些“捷径”却背离了我们所要的事实。


【偏激的言论——为什么很难看到客观的真相】

       我们在网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情绪满满、明显错误的言论,但是它们却得到了非常多的认可和转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心理学家罗伯特·瓦伦(Robert Vallone)、李·罗斯(Lee Ross)和马克·莱博(MarkLepper)等人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当媒体尽可能客观表述存在双方矛盾的现象时,比如播放一个群体冲突的视频,发现不管是哪个立场的人都认为,这个媒体的表述是偏向于自己的对立方的。这也被称为“敌意媒体效应”。

       换句话说,那些带有明显立场的人能够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鸣和强烈支持,而那些中立的文章,得不到两个对立方的支持,即使得到中立方的一些支持,但是因为“事不关己”,他们也很少有动力去宣传这些观点。

       这也是那些明显带有偏激的感情色彩的文章能够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当一个群体缺乏足够的凝聚力时,这个群体发挥出来的合力非常小,所以中立的文章能够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但是却无法让他们产生“同仇敌忾”的情绪。而充满情绪的观点,则能够激起一部分人的共鸣,并且形成非常大的合力。 他们更愿意去转发和宣传这样的观点。

       这就像面对数量庞大且极为健壮的牧牛群一样,几只狮子还敢去进攻和捕食,因为牧牛群都只是各顾各的,当敌人来临时,它们并没有协作起来形成对外的合力。而狮子呢?它们不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是它们形成的对外合力远大于牧牛群。

       很多偏激的文章都喜欢如此,通过树立一个观点作为自己的批驳对象,将自己划分为一个群体,站在道德的高地去指责另一个群体。因为批评别人能够让人产生一种“我比那些人强”的意识,所以他们更愿意为这个观点站台。所以,很多事件并不是没有客观的分析,而是中立观点更难传播起来。

       当然,当我们看到一个明显错误的观点被疯传时,我们也不要以为很多人持有这种观点。实际上,只是相信这个观点的人群所形成的合力非常大而已。当一个观点盛行,即使我们知道存在明显的问题,但是觉得自己是少数派而不敢轻易发言时,就会产生另一种传播学的效应——“沉没的螺旋”效应。

       德国舆论学家伊丽莎白·诺尔·纽曼(Elizabeth Noel Newman)认为,长期处于舆论资讯中的人,会慢慢培养出一种准统计感官,也就是感知外界氛围的能力,能够觉察到媒体呈现出来的主流意见,并且这些意见会转化为个人对社会主要价值的认知。

       随着主流意见在媒体上占据了与其相称的比例,持少数意见的人表达自己观点的可能性逐渐降低。相反,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的立场正在为公众所接受,他就会变得更加勇于表达自己。

       当我们感觉一个观点被非常多的人赞同时,即使自己不支持,我们也不怎么敢表达出来,因为我们害怕被孤立,害怕因为不同而被抨击甚至报复。而且大众群体在做选择时,也存在趋同心理,会慢慢改变自己原来所坚持的。

       比如说,老一辈人的理财观念是“节俭持家”,而现在的人越来越认为“要对自己好一些”,甚至很多人认为“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

       而这些观点实际上更多的是因为很多商家为了刺激大众消费而进行的宣传,并最终形成了主流。所以说,一个观点如果得到一小部分人的认可,而反对者不发声时,久而久之,就很少有人反对了。

       如果理性不发声,那么一个偏激的观点就很容易成为主流。而我们也可能会慢慢改变自己的观点,接受那个想法。



【磨掉的棱角——我们是如何变得平庸的】

       上小学的时候,我妈妈告诉我北大清华是中国最好的学校,我在思考是上清华好还是上北大好;初中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努力一把还是有机会读重点大学的;到高中的时候,我只想努力考个大学。

       相信这个笑话也是一些人的写照。自己在一步两步的成长中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人也就在这种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慢慢认清了自己,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但是也有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习得性无助。

       虐狗狂人,哦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1967年对狗做过一个经典实验。一开始的时候,赛里格曼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开始产生噪音时,就对狗施加电击惩罚,狗一开始的时候会到处乱跑。

       但是多次实验之后,它发现自己的努力是白费的,无论如何都会受到电击。后来,实验人员打开蜂音器,在施加电击之前,打开了笼门,此时狗不是在努力逃脱,而是在电击出现之前就直接倒地呻吟和颤抖。

       同样,生活对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也让一些人产生了这种“无助感”。他们在失败前就开始“呻吟”——“没希望的”“我不行”。他们跟咸鱼一样,自怨自艾,不再去努力追求。即使真的有人给予他们机会,他们也不敢去尝试。于是他们慢慢就走向了平庸。

       他们过度沉迷于自我的“舒服区”,他们不想做过多的尝试。即使有的时候内心觉察到自己的颓废和慵懒,内心充满了改变的渴望,但是他们因为在“舒服区”里停留的太久,以至于早上信誓旦旦,晚上就自责自己又虚度了时光,幻想第二天会有所改观。

       在这种无助感之中,他们开始产生另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这是走向平庸的第二步。他们试图证明自己的颓废是合理的、正确的。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曾经抱怨说:“我那么努力成绩却那么差,努力还有什么用呢?”我当即反问他:“你不努力的话会比努力过得更好吗?”

       后来,我跟他表达了我的看法。我们不应该拿努力的自己与不努力却学习成绩好的人比较,而是应该拿读书的自己和不读书的自己来比较。前者只是我们知觉到的不平等,后者则是我们努力带来的价值。我们不应该拿这种想法来惩罚自己,作为自己不上进的借口。

       走向平庸的第三步就是急功近利。他们开始对踏踏实实地努力失去了兴趣。他们更热衷于各种方法论,而且这种方法论越高效越有市场,以至于市场推出了各种夸张的噱头。

       人们越是追求效率,在“质量”上就越难以顾及。而且,过于追求效率也会让人们不愿意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因为他们害怕别的尝试会导致效率降低和犯错,进而陷入一种逃避困难的状态。

       希望大家不只是为了生存而生活。多年之后,也能感叹“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799 0

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