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仔,你会注重细节吗?
会呀,虽然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这并不代表成大事者就不注重细节。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我会比较注重细节方面的东西,但并不会过度苛求细节、苛求完美。
从小到大,我就是一个比较注重细节,但不会苛求细节的人。
无论是初高中参加的征文比赛、在广播站和文学社工作,还是大学期间参加的各级别各类型比赛、活动、组织和社团,我都是如此。
还记得那年和娟儿一起参加阅读大赛决赛,排练时我们就一个个细节问题展开了讨论。
第一个细节是,开场是由谁开场?是由我吹奏一小段葫芦丝开场呢?还是两个人一起鞠躬问候观众开场呢?前者较为特别,后者较为平常。
后来,我们为了达到令人惊艳的开场效果,选取第一种表现形式——由我吹奏一小段葫芦丝开场。一是差异化的开场可以让评委和观众记忆深刻,为我们赢得全场最高人气;二是由于我们是最后一组出场的选手,评委和观众已经有些精神疲惫和审美疲劳了,吹奏一小段葫芦丝开场能够把他们“拉”回来,集中精神地观看我们的表演。
第二个细节是,用葫芦丝开场后,是我放下葫芦丝、拿起麦克风说节目的第一句话呢?还是由娟儿说节目的第一句话呢?前者中途会有几秒钟停顿时间,可能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后者则能实现无缝衔接,不会出现尴尬。
后来我们在教室里分别将这两种形式进行展示,最终决定采用第一种形式——我来说节目的第一句话。因为娟儿的声音偏温柔和煦,我的声音偏响亮有力,比较适合说第一句话。
第三个细节是,稿子是一人读一半,还是一人读一段、两个人轮流读呢?前者较为平常,后者比较有意思。
后来,我们为了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选取第二种方式。两个人先把全篇稿子读一遍,看看第一段谁读得好,谁就读第一段,后面几段也是一样的,谁读得好就谁读。我们只要把全篇内容分开来读就好啦,嘻嘻*^_^*
第四个细节是谁来讲结束语呢?是我来讲?还是娟儿来讲呢?
后来根据现场演练结果,还是决定我来讲,因为我的声音比较有吸引力,适合讲结束语。
当然,我列举的这四个细节只是我们在排练过程中讨论的一小部分内容而已~
一场比赛一个节目,由于受到表演时长的限制和顾及评委观众的感受,还有很多细节方面的内容需要去斟酌和完善的。例如说PPT的制作以什么方式去制作才好呢?这一页PPT的内容该不该保留?我们的这个动作是不是多余的呢?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是你先往前走一步,还是我先往前走一步?讲完后,是退回来,还是留在原地呢?
只有经过多次打磨的作品,才能褪去原本的青涩,以自信大方的姿态展示在评委观众面前。
历经千锤百炼,才有可能成为一块好铁。
当然我只是注重细节而已,并不会苛求细节哒~
我们做事情很少能够做得滴水不漏、十全十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都是人呐!
过于追求细节的完美,过于追求过程和结果的完美,反而会让一个人缺少容人之量,缺少温度和人性化。
我们要做一个宽容、温暖和有亲和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