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课程作业
在今天的学员案例分析中,我们看到——
有的学员在工作中找不到归属感;有的学员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转行;也有的人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副业……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话,迷茫、无措、不知道想要什么、没有归属感等,那希望你可以从今天的作业中找到一些方向。有一部电影,叫做《遗愿清单》,两位老人在被诊断得了癌症之后,他们写下了遗愿清单,去了埃及,去了雪山,在三万里高空之上翱翔。
假如,你还有一年就要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之前,你最遗憾的是什么呢?这一生有什么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吗?
请你尝试填写自己的“遗愿清单”,并试图分析自己可以实现的优势在哪里?
Part 2 坡仔的回答
【遗愿清单】
★目标事项1:想出版一本个人传记
还没实现的原因:学习工作太忙,一直没有时间去撰写。
自己的优势:越来越有生活热情、学习动力和工作激情,能够很好地把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平衡好,可以着手写个人传记啦!
★目标事项2:背上行囊,畅游中国。用手中的笔写下对祖国深沉的爱,用手里的相机记录祖国的大好河山,用自媒体的形式传播文化,让更多的人热爱祖国。
还没实现的原因:手头不宽裕,较难开展目标事项。
自己的优势:目标力和驱动力够强,可以边赚钱边旅行。别忘了,自媒体也是赚钱的途径哟 *^_^* 既可以完成梦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大中国的美,又可以为自己赚取下次、下下次、下下下次的旅游经费,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目标事项3:想把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验提炼出来,做成一套让看到之人受益终身的课程。
还没实现的原因:太懒了,一直都没有行动。
自己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做事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这个事项。
Part 3 坡仔的思考与感悟
很久之前,我就听说过“遗愿清单”,也看过《遗愿清单》这部电影。诶,我记得之前有一次作业是要求写下自己的墓志铭的。
我还记得当时在文章的最后写下了自己的思考——
以终为始,先找到结尾想要达成的效果,再去倒推中间可以达成的路径,相信你会有一种清醒感。
人生就是一张单程票,我们皆是体验这趟旅程的乘客。
不纠结过往,不畏惧将来。活在当下,及时行乐。
这,就是生命中最好的状态~
无论是墓志铭,还是遗愿清单,都是与“死亡”有关的话题。
在我们的地球上大约存在着130万种生命形式,但是宇宙演化,这上百万种生命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最终都逃不过一个命运,那就是死亡。
生命就是一个过程,死亡是所有生命的终点,没有谁可以避免。只要是生命体,都会经历死亡。
这是生命的轮回,也是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哪怕是千年老树也有消亡的一天,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那么,既然要离去,我们为何还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呢?
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今年6月份,朱一龙领衔主演的电影《人生大事》上映了。
影片讲述了殡葬师莫三妹(朱一龙 饰)在刑满释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殡中,遇到了孤儿武小文(杨恩又 饰),小文的出现,意外地改变了莫三妹对职业和生活的态度。
“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看到这句话,基本上就到了电影的结尾处,也是最能让人产生意犹未尽之感的时候。整体来说,这部影片用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长也不算短了。但为什么还是让人有一种看不够的感觉呢?那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内容制作太过饱满了,以至于超出了电影本身的传达能力。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中那股地道的口音,喜欢演员们非同一般的情感表达能力,更喜欢影片本身的立意。
“人生,除死,无大事。”
人生,除了死亡能让人失去对生活的渴望与幻想,再没有任何人和事能把我们变得糟糕。
“每个人都可以是别人的意义,我们无法左右死亡,无法阻止别离向我们靠近的脚步,因此对当下的这些人和事的珍惜,便成了我们的使命。”
比起对殡葬事业的介绍,或许这才是《人生大事》的终极奥义。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都会翻到最后一页,感谢这部电影让我再次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9月份的时候,《三悦有了新工作》这部爆款剧上映了。
我很喜欢这部剧,因而一直都有关注。
《三悦有了新工作》是从95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讲述了阴差阳错来到殡仪馆担任化妆师的赵三悦,从新入行时对这份职业怀抱着未知,到感悟生死用心学习遗体化妆的故事。同时,该剧以赵三悦为原点,通过赵三悦的成长视角,刻画了她见证往生者的生前身后,折射众生群像。该剧以温暖、治愈的方式,带领观众了解遗体化妆师们那些点燃平凡瞬间的高光时刻,从无常的消逝之中,体悟日常生活的可贵,旨在以生死之事,见人间之情,让观众陪同三悦一起,见生死,见天地,见众生,学会告别,习得人生,寻找人生的意义。
剧中有一个患有白血病的小男孩,所剩时间不多了。三悦为了完成他的心愿,谎称自己是宇航员。当小男孩和三悦坐在摩天轮时,小男孩问三悦:“死亡到底是什么?我很害怕,如果我死了,爸爸妈妈就再也见不到我了,他们会很伤心的。”
三悦说:“大概就像现在,我们买好票坐进了摩天轮,从最低处慢慢升上去,升到最高点看到最漂亮的风景之后,又慢慢降下来,和风景告别,和一起看过风景的人告别,等降到最底下的时候,然后我们再把位置让给其他人,这就是死。”
小男孩若有所思地说:“那死也没有那么可怕嘛。”
三悦说:“对呀,死并不可怕,错过风景才可怕。”
是呀,不必害怕死亡,而是应该畏惧错过生命中的风景。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遗忘才是,不要带着遗憾过一生。
能学会告别,也是习得人生的一种方式与态度。
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年,我希望安安静静地呆在家里,和家人在一起。春暖花开的时节,在花园里摆弄着花花草草;夏天的夜晚,在屋顶乘凉,听风吹竹杯的婆娑、雨打芭蕉的滴答,看天空繁星的璀璨;金秋时节,到周边的田野,在金黄的稻田里漫步;冬天的下午,在阳光房里,沐浴着冬日暖阳,看喜欢的书;在下雪的日子里,欣赏雪花落在头顶上、玻璃上、慢慢堆积。
也许,我会和家人一起,到沙漠里看满天繁星和大漠落日,或者到北极圈看不一样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感召。
最后,安安静静地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