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课程精华摘录
一、用以教为学的方式运用笔记
1.以教为学,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分享枪的方式分享出来,讲给别人听。
2.好处:把学习的知识掌握得更深刻,把所学的知识形成网络,即蜘蛛行动学习。像蜘蛛一样把所学的知识织成一张网,不断的捕捉和消化。
3.关键:重新结构化
假如一个房间里面有300件物品,记住这些物品的最好方式就是分区域,把整个屋子重新收拾一遍。当你搬到一个屋子,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重新整理一遍,这个就叫做重新结构化。
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梳理一遍,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那你就不需要去刻意记住他们,而是在用的时候就自然的知道它们在什么地方。这个梳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重新结构化,也就是以教为学的过程中把我们建立知识网络的真正核心。
二、什么是POST?
POST, 是一套基于高效笔记对内容重新结构化的框架。它可以用很简单的4个步骤让你把不同来源的知识碰到一起,打造自己的知识网络。
P:提取(pick)
O:筛选(overlook)
S:结构化(structure)
T:输出(teach)
三、如何把用笔记把知识重新结构化,变成分享枪的子弹?
1.一场好分享的三大要素
A.内容(核心/肉)
B.逻辑(核心/骨架)
C.表达(加分项/皮)
2.步骤
第一步是提取,用笔记来列举内容。把所有要整理的笔记都放到一起,用眼睛看到,而不是用脑子回忆。
大脑善于思考的,但非常不善于记忆。笔记的真正作用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忘记。用笔记解放记忆,让大脑专注于思考,这才是笔记最关键的作用之一。
高效笔记的三个重点:第一,以句子为单位,而不是关键词;第二,以内容为主,结构为辅;第三,不怕错过,只看收获笔记。
第二步是筛选,有目的地筛选。根据我们整理的笔记,筛选出对我们有用的内容。
A.要点:目标决定指标,指标决定行动。目标越具体,筛选的效果就会越好。
B.想让分享更具体,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我要给谁讲?我要讲多长时间?我希望他们有什么收获?
C.一场分享的关键不是在于你讲了什么,而在于听众听到了什么;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让听众真正有收获才好。
D.应该如何筛选?第一,这本书最核心的三个要点;第二,与这三个要点相关的内容。
第三步是结构化,把筛选出来的内容用逻辑连接起来。
结构化主要有两种方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A.自上而下:先设计好结构,再往里填充内容。
B.自下而上:先把讲的内容列出来,再把同类型的内容放到一起,最后再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做概括。
第四步是输出,把它讲给别人听,并且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想法表清楚。最后一步所关注的不是内容和逻辑,而仅仅是表达。
3.注意:每一个步骤你只需要专注一件事。
提取的时候专注于提取,筛选的时候专注于筛选,结构化的时候专注于结构化,输出的时候专注于输出。
Part 2 课程作业
上节课讲到了如何高效地记笔记,这节课我们了解到可以用通过【POST】的方法用笔记将知识重新结构化,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P:pick,提取
O:overlook, 筛选
S:structure,结构化
T:teach,输出
在这其中, 筛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是目标决定指标,指标决定行动。 带着目标去行动,我们不是为了整理笔记而整理笔记,而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去整理。目标越具体,筛选的效果就越好。
想让分享这个目标更具体,主要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1.我要给谁讲?2.我要讲多长时间?3.我希望他们有什么收获?
假如现在想让你给大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十五分钟的演讲,你最希望他们有什么收获?
Part 3 坡仔的回答
一、引子
我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这堂课,输出得更有创意,当然还是得应用POST原则~
哈哈哈,原本我觉得创意就是灵感,是上天的赏赐。
但是现在才发现,其实创意还得有充分的积累才行,“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日积月累,方能厚积薄发,方能在浩瀚无垠的知识之海中做提取(P)。
当我们自身有了足够的积累后,无论接到何种任务、遇到何种事情或要实现既定目标,都能游刃有余地去面对、去解决。知识就是力量,丰富的知识储备就是强有力的底气,在我们的知识库中,有足够的内容可供筛选(O)。
在筛选内容的过程中,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很多不同的想法,通过这些不同的想法去论证最初的目标、解决最初的问题,收获的不仅是一个个架构,还有让自己也感到意外和欣喜的全新思路和奇妙点子。我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架构即可,这便对应了结构化(S)。
最后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输出(T)了。
这样的POST过程,这样的知识碰撞过程,比坐在凳子上干想一个创意或者躺在床上等着天赐灵感,靠谱多了,有意思多了。
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这堂课,输出得更有创意。
二、POST的具体步骤
P(提取):要想输出得更有创意,提取内容时就不要着急,也不能着急。提取目标是把有用的知识点都收集好,为下一步的筛选备用。
记住三条原则:第一个,以句子为单位来做笔记,而不是关键词;第二个,内容为主,结构为辅,我们重点记录内容,记完之后再去整理结构;第三个,不怕错过,只看收获。
O(筛选):复制新建以上提取内容,阅读一遍,记录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几个点,想想自己打算以什么目标去输出。
目标决定指标,指标决定行动。目标越具体,筛选的效果就会越好。带着目标,分别以记录的几个点去筛选相应的内容。
S(结构化):带着目的,分别以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方式,构想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结构。
其实,也可以拆出其中的一部分进行重新架构,专门输出这部分内容。
T(输出):最后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输出,把它讲给别人听,并且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想法表清楚。
三、总结
以教为学,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分享枪的方式分享出来,讲给别人听。
以教为学,把学习的知识掌握得更深刻,把所学的知识形成网络,即蜘蛛行动学习。像蜘蛛一样把所学的知识织成一张网,不断的捕捉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