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组 文章 相册 留言本 用户 搜索 我的社区 在线学堂 商城 购物车 支付钱包
全部

[一起揭开《易经的奥秘》·第五集]八卦成图

苏东坡忠实粉丝
发表于 2023-01-04 21:26:52

Part 1 本集思维导图



Part 2 本集内容


(以下内容全文摘录《易经的奥秘》,作者:曾仕强)


  • 伏羲创造出八个代表大自然规律的卦象之后,就开始思考:这八个卦象应该如何排列?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 传说伏羲坐在一座高台上,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思索多日,终于画出了先天八卦图。这个伏羲画卦台一直保留至今。
  • 那么,伏羲是根据什么来分配八卦位置的?八卦图到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如此崇拜八卦图呢?曾仕强教授指出,八卦图告诉我们一件事情,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定位。那么什么是定位?我们又应该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呢?


以前中国人不管去哪里,移民也好,做生意也好,通常只带两样东西,一个是祖先的牌位,另外一个就是八卦图。就连人迹罕至的北极,也可以看到有八卦亭。只要有八卦亭,就表示曾经有中国人来过这个地方。八卦跟我们中国人有解不开的关系,可是长期以来,八卦到底是怎么来的,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却始终是一个谜。


不过,大家如果把中国地形图拿出来看一看,很快就会发现,当年伏羲是按照我们的地形来分配八卦位置的。我曾经到过伏羲画卦台,那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地方。站在画卦台中央,面南而立,前面有好多山,连绵不断,形状就像天的卦象一样。后面同样也是山,但它们是断开的,像地的卦象。再看四面八方,地形都很绝,而且有一条河蜿蜒而过,恰好把太极的两仪形象呈现出来。


离伏羲画卦台不远的地方,就是女娲洞。传说伏羲跟女娲是同一个人(见图5-1),雌雄同体,有阴有阳。你可以说这是神话,我不反对,但是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是从神话开始的。人类是进化的,这些神话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化解宇宙人生的问题。实际上,所有的学问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可是神话不能满足人们的疑问,现在再讲神话,几乎没有人愿意听,也没有人愿意相信,所以当神话不能满足人类的思想需求时,就出来一样东西,叫作哲学。哲学是从神话演变出来的。但是哲学也没有办法满足我们的需要,所以后来才会出现科学。而哲学家多半会参考神话,因为哲学和神话是一脉相传,不可分割的。哲学所重在问题,不太重答案,所以哲学家对答案不是很有兴趣,他们所重视的是“人从哪里来,死后到哪里去,活着干什么”,就这三个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能活多久?我活着干什么?死了以后会到哪儿去?其实人之所以会对死亡有恐惧,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了以后到哪里去。如果我们知道死后会去哪里,还会恐惧吗?当然不会。


我们常说“一江春水向东流”,因为中国的大江大河都是发源于西部地区,由西向东流,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没有一条例外,所以西面为坎;太阳从东方升起,它一出现就开始要离开东方,所以东面为离;中国的东南被海包围,所以东南为兑;西北多山,所以西北为艮。西南多风,东北多雷,所以西南为巽,东北为震。天在上,地在下,如果按照现在通行的上北下南的绘图标准,应该是上为天,即北面为乾;下为地,所以南面为坤,也就是天在北,地在南(见图5-2)。



  • 伏羲画卦台位于河南淮阳宛丘湖中的一个小岛上,传说伏羲就是在这里画出了伏羲先天八卦图。但是,伏羲先天八卦图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八卦图,在方位上却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把伏羲八卦图(见图5-3)跟按照现在的方位画出来的八卦图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好像不对,两个图是不一样的。问题就出在一句话上,我们现在看地图,都是说“上北下南”,所以我们画出的八卦图是天在北,地在南。但是我们延续数千年的说法都是“天南地北”,不是天北地南。所以有人就说,中国人连方位都跟西方不一样。可是世界只有一个地球,怎么会有两种方位呢?那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在绘图上的方位都是相对的、变动的。但是东南西北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一定的,有一个固定的格局,不能改变:如果北在上面,东就在它的右侧;如果南跑到上面,东也要相应地换个位置,转移到南的左边。


我们现在绘图的方位是面向北方的,以北为天,以南为地,所以画出来的地图是上边表示北方,下边表示南方,左边表示西方,右边则表示东方(见图5-4)。而中国自古就有“向明而治”的说法,南方为光明之位,所以绘图方向就是以面南而视为基础的(见图5-5),也就是南为天,北为地。由此可以看出,古今两种绘图的差异就在于天地即乾坤的定位不同。



所以,如果把我们按照上北下南的地理方位画出来的八卦图的乾坤对调(见图5-6),就符合天南地北的乾坤定位了。



再按照上南下北的方位指向,将各方位及各对应的卦整体对调,南和北、东和西、西南和东北、西北和东南全部对调,伏羲的八卦图也就赫然于眼前了。伏羲先天八卦图与我们现在的地理方位图的关系也就很清晰了

(见图5-7)。



伏羲八卦以南为天,以北为地,所以我们说天南地北,这样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孙悟空筋斗云一翻上了天庭,就到了南天门,而不会到北天门。


为什么我们的方位是天南地北呢?我们看北京的四合院,都是坐北朝南。因为中华民族是从北方发展起来的,皇帝背北而坐,眼睛一看就是南,所有子民他都尽收眼底,其他什么事情他都可以不用多管。这样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什么叫“面南而坐,无为而治”了。中华文化的一切,只为了两个字,叫作教化,而不是政治。孔子所讲的政治,都是讲教化的,如果不能达到教化的目的,政治也没有什么作用。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定为天南地北,不是出于政治的因素,而是出于教化的方便。


我们坐的时候,大都会坐在北边,面朝南边,朝南有什么好处?就是冬暖夏凉。所以我们还是归结到一点:一切都以自然作为评判的标准。这句话绝对不要忘记,不管是分善恶,分好坏,还是分对错,都要拿自然作为标准:合乎自然的就是善,不合自然的就是恶;合乎自然就是好,不合自然就是坏;合乎自然就是对,不合乎自然就是错。白天烈日当空的时候,如果要抬着头朝向太阳,一定会很辛苦,所以人白天都是低头,因为后脑比较经得起晒,而且只有低着头才能专心工作。到了晚上,就要平衡一下,抬头去看看月亮。如果一天到晚都低着头,那就驼背了。所以白天低头低久了,晚上就去看看天空,欣赏欣赏月亮,这样阴阳才会平衡。这些都是我们自然而然养成的习惯。


既然天南地北,整个方位变过来以后就是这个次序(见图5-8):乾一、兑二、离三、震四,然后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连接八个卦的这条线,我们把它叫作太极线。现代科学也证明,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走曲线的,我们把这叫作曲成。



所有的地都是起起伏伏的,所有的河流都是弯弯曲曲的,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甚至于每一根血管也都不是直的。我们应该去想一想,人为什么会那么好看?就是因为人的身上没有一处是直线的。如果样样都是直的,这个人还怎么看呢?头是四四方方的,连帽子都不能戴了。所以,一个人,要懂得欣赏弧线,我们称之为曲线美。


  •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人类终于可以飞到宇宙中去看地球,我们发现,地球所呈现出来的,都是美丽的曲线。可是当年伏羲画八卦图时,他是无法看到这一切的,那么他是怎么画出八卦图来的呢?


伏羲是从仰观天象开始的,现在叫作天文学,也叫气象学。看天象就叫气象学,看天文就是天文学。文就是花样的意思,天上的花样就是天文。中国的天文学一向是世界领先的,以前国家有事情,都有专门的大臣负责观看天象,以预知未来的变化,作为执政的参考。《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看天象并不是迷信。


天象就是云、雾等的各种变化而已,晚上还有星星。星星的亮和不亮,哪颗是主星,哪颗不是主星,这个要让专家去研究,我们一般人最好不要妄加评论。天象的变化是有征兆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我们看天文主要是看时的变动。《易经》最重视的就是时的变动,所以说“时也,命也”,时一变,人的命运也就跟着改变。


一件事情,一定要当时去做,否则时间一拖就错过了,明明是好事也会拖成坏事。同样的道理,在时机没有成熟的情况下,硬要去做也不会成功。所以我们中国人知道,一定要守时待命。一切都准备好了还不能动,一定要守那个时。时一到,马上就出动,自然很快就完成了。时没有到就动,别人都知道你要干什么了,你反而干不成事。


时已到,当机立断;时未到,能拖就拖。不要认为拖就是不好的,时没有到,做了反而不好。


“观乎人文”,人文就是人世间的花样,我们可以通过《易经》看出来,人是天底下花样最多的,整天琢磨的就是这些花样。“以化成天下”这个“化”字,是有一次我跟一位日本大学教授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亲口给我讲的,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说:“曾教授,你们中国人最厉害的是什么?”以我的经验,跟外国人打交道,最好先说不知道,你才能听到他的答案,如果你说知道,就一无所得了。我说不知道,他就接着说:“就是那个‘化’字最厉害,一‘化’,所有人都比不过你们了。”我回去之后就拼命想,终于想通了,果然是“化”厉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到最后没事了。现在太多人都是从负面去看我们中华民族,最后是自己吃亏。


化,就是在不知不觉当中,让大的变小,小的变不见了,这才厉害。自然都是用“化”的,很少用大动作去作为。一块岩石,慢慢地化,化到不见了。化,体现在自然上叫风化,体现在人类社会就是教化。我们忘记了教化,只记住了商业化,而商业化会把全人类搞垮,这是人类当前最大的威胁,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 我们现在常用“化”字,现代化、企业化等等。化的微妙之处,就在于不知不觉之中完成了变化。而这个“化”字,正是出于《易经》。教化对人类是有好处的,而商业化却会搞垮全人类,那么商业化真的有这么危险吗?


我们绝对不反对商业。商业在《易经》里面叫交易。《易经》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动作就叫交易。我们要互通有无,不然供需失衡的话,经济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不轻视商业,不排斥商业,但是也不能用商业来化。用商业来化,艺术就不见了。你看,以前吹笛子的人,是很优雅地吹。现在却不是这样。拉胡琴也是,要拉你就好好拉,不行,非要跳来跳去,跑来跑去,我搞不懂这算什么艺术。


商业化把学校搞垮了,弄得老师不专心教书。同样是老师,为什么人家赚那么多钱,我在这里做傻瓜。于是不好好教,去外面跟企业挂钩。这样的案例太多了。学生也不认真读书了,读了有什么用,还是想办法赚钱

比较重要。


商业化把科学家也毁掉了。科学家最要紧的工作是研究,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一个人如果耐不住寂寞,就不要想研究出什么东西。现在很多科学家因为急着要赚钱,不做研究了,把不成熟的东西拿出去卖。我非常不客气地讲,什么叫知识经济,就是我对这个东西不太懂,我承认我不太懂,我知道我不太懂,但是我最起码比你懂。我就用我比你多懂的这么一点点知识来骗你,你就完了。


这些都是非常可怕的现象,全人类都会被搞垮。一切向钱看,将会毁灭一切,断送自我。当前人类就有这个通病,什么都不管,有钱,眼就开了。听到有钱,半夜都去,把自己的命搞垮了,把自己的前途搞垮了,把

整个家庭毁掉了,把整个社会搞乱了,毁灭一切,然后断送自我。


我再说一遍,要教化,不要商业化,特别是教育不可以产业化。教育一产业化就完了。文凭是假的、买的,老师也是假的,所有的报告都是请人家做的。因为有钱,就可以控制一切,导致师道都没有尊严了。


讲到这里,我还是想提醒大家一句:《易经》这本书,几乎是被商业化所搞垮的。你讲这些道理,他就觉得我懂了,就走了,不会付你钱的。讲了半天不能收到钱怎么办?算命哪。算个命,几千块钱就来了。


  • 《易经》本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也是一部解开宇宙密码的宝典,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易经》的大作用渐渐被人们遗忘了,而对《易经》一知半解的人,却把它用来算命,结果给来源于大自然的《易经》蒙上了一层迷信的色彩。


我绝对不否认《易经》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我们所讲的这些是基础。可是这些基础却没有人愿意讲,因为赚不到钱。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去试试,去跟人家说“我讲《易经》的道理给你听”,保证所有人都走光了。这个现象用今天的话来讲,叫作没有市场。一说“我教你占卜”,人通通来了。如果凡是来听《易经》讲座的,都问什么时候教占卜,那就完了。


所以,孔子才会讲这句话:“不占而已矣。”孔子学《易经》学了很久才感慨说“不占而已矣”,一占就把《易经》淹没掉了。当然,真正的道理还不是这样,以后有机会,我会专门来讲为什么孔子讲“不占而已矣”。老实讲,孔子讲每句话后面都是有一大堆背景在的。《论语》是结束语,不是开场白,所以不要小看《论语》。


《论语》是所有经典里面最难的一部,它是儒家思想的总结,所以《论语》里面都是很简单的语句。那些简单的语句其实是有前言,有本文,有一大堆的推论,最后总结成那一句话。大家不要认为那一句话,就是代表那一句话。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就解释成:如果你早上听懂了道理,晚上就可以死了。那谁还敢去闻道呢?宁可不闻道。因为一闻道,晚上就要死了。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跟早上其实没有关系。朝跟夕是阴阳,是相对的,朝不一定就指早晨,夕不一定就指晚上。如果那样解释,就太不懂《易经》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这个时候懂得道理,就会发现以前犯过很多错误。那怎么办?把以前的错误譬如昨日死,然后重新做人,这才叫“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以前不懂,不能怪我,因为我不懂,现在我终于听懂了,没关系,我把以前那些去掉,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现在我懂得道理,我开始照道理来做,我干吗要死呢?


中国人说“死”不一定是真死,中国人说“朝”不一定指早上。全天下只有谁敢说寡人?皇帝。别人敢说寡人吗?“寡”是很不好的字眼儿,那皇帝为什么叫自己寡人呢?他应该叫自己富人才对啊。全国他最有钱。因为物极必反,你说你是最有钱的,第二年排行榜就没有你了。今年你是排行榜首富,明年一看十几名了,它随时在变。大家千万记住,一走到顶峰,回头就是下坡路了。用物理学的角度来讲,所有的曲线都是抛物线。把东西丢上去,丢到最高点,它一定往下掉。像这种道理永远不会变。


  • 伏羲当年画八卦图是想告诉人们宇宙的自然规律,而人类是自然之子,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是相通的。那么伏羲的八卦图,告诉了人们哪些道理?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如此崇拜八卦图呢?


八卦图告诉我们一件事情,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定位。它当初的用途是要告诉所有的人,如果往西北一直走的话,就要小心了,那边是越走山越多;如果往东南走的话,会发现走到最后就是海了。看到海,就已经走到尽头了,不要再动其他脑筋了。伏羲是好心告诉我们那个相对位置,让大家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最常讲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是干什么吃的?用西方的话来讲,就是你是扮演什么角色的。因为他们这个理论叫作角色扮演理论。我必须要说明,全世界的学问其实大部分是通的,大同小异。只有很少一部分,因为名词用得不一样,想法不一样而有所区别。因为宇宙只有一个,定律只有一套,不可能乱了。扮演什么角色,就要像什么角色。你看,唱戏的时候,唱文就要文,文质彬彬;唱武就要武,杀气腾腾。装坏人就要很像坏人,不能因为怕自己演得太像,下去被人家揍而不好好演。做什么像什么,就叫定位。


所以后来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长官的要像长官的样子,做部属的要像部属的样子;当爸爸的要像爸爸的样子,当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西方人不是。西方人认为爸爸要做儿子的朋友。现在很多人赶时髦,也跟我说:“我跟我儿子处得可好啦,像朋友一样。”我说:“你儿子太可怜了。”他说:“怎么会呢?他很幸福。”我说:“你儿子多了一个年纪大的朋友,却没有爸爸了。”他愣在那里不说话。我问:“你要做他的爸爸还是做他的朋友?”他答:“我还是做爸爸好了。”我说:“你跟他再做朋友,等他大一点儿,就会把老朋友换掉,换成年轻的。因为朋友可以换,爸爸不能换。”所以,现在很多人盲目地赶时髦,却根本搞不懂其中的道理,这也是商业化的结果。


  • 伏羲八卦图,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告诉人们所处的位置,而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定位。那么,究竟什么是定位?我们又应该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呢?


所谓定位,只做三件事。第一,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现在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比如,作为儿子,回到家后无论如何应该先问父亲:“爸爸,您有没有什么事?没有事的话我可以去做作业了吗?”这就是孝。客人来到家里,说“你跟我走吧”,作为儿子,一定要先问过父亲。没有问过父亲就跟人家走,说明你心里根本没有父亲的存在。其实像这些才是做人的根本,否则有多大学问都没有用。把位置定好,就会做什么像什么。


第二,怎么样守位。守位就是守分。你看,我们中国人一坐上桌子吃饭,孩子敢不敢拿起筷子就夹东西吃?大概不敢,一定要等大家坐齐了才动。那孩子怎么知道坐没坐齐呢?所以,做妈妈的一般都这样教孩子:“你坐在这里,不要夹,妈妈会夹给你的。”妈妈为什么要夹给他?就是怕他弄得“天下大乱”。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不好,我们都骂妈妈,就是这个道理。孩子懂什么?都是妈妈没有教好。有些妈妈老觉得自己很冤枉,大家怎么能骂我呢?当然要骂你,不然骂谁?记住,妈妈是孩子一生当中的第一位老师。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就要把分内的工作做好。


第三,不断地改善,越做越好。到了一家新公司,先问自己该做什么事。列一张工作表,然后一条一条去看自己该怎么把它做好。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检讨检讨自己都做了没有,有没有什么没有做的,你就会变得更好。如果一进去就装老大,什么都内行,不到三天恐怕就跟所有人都翻脸了。你有多大本事啊?这就叫不守分,不守位,不知道位是什么。


我们把伏羲八卦图挂在门口,就是告诉所有看得见、看不见的人,你自己搞清楚,该进来再进来,不该进来就请往旁边走。该进来的我欢迎你进来,不该进来的请你自行躲避。


二十世纪最大的笑话,就是市场导向,为了顾客的需要,可以不顾自己做人的根本道理。比如蹦极,爬得很高,然后将一条腿绑起来,跳下去,还要给人家钱,我不知道这是在做什么。有市场吗?当然有市场,总

有一些人会被骗。这个人玩了一次恨死你了,下面又来一个新的。有市场没良心这是不可以的。二十一世纪,我们一定要把它改过来。


从现在开始叫什么导向?教化导向。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有教育顾客的任务。目标只有一个:正大光明。你到故宫去看,历代相传的就是“正大光明”。我们将目标定为正大光明,又怎么会昧着良心呢?


记住一句话:目标正确,方向正确,方位搞清楚,远远比速度更重要。上高速公路,先问这条路是向南还是向北的再加速。否则本来要去深圳的,一上去越开越快,结果到东北了。方向永远比速度更优先。


大家有没有发现,八卦图光是三画,就可以有这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只画到三画卦为止。三画卦是有特殊意义的,不是刚好画成三个了,也不是因为多了太复杂、少了太单纯,所以我们接下来要讲:三画卦的特殊意义。

501 0

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