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迈锡尼文明与克里特文明的比较 一、建筑风格差异。
克里特:结构复杂,曲径通幽,精巧,精美,细腻,体现了南方文化的特点,主要建筑代表是王宫。 迈锡尼:坚实厚重、气势磅礴,粗犷,雄浑,反映了北方文化的特点,主要建筑代表是城墙。例如狮子拱门和梯林斯的坚固城墙。
二、宗教和神话差异 克里特:女神崇拜、生殖崇拜 迈锡尼:以宙斯为代表的奥林匹斯诸神,是男神崇拜和征服力崇拜。
三、社会生活秩序
从克里特文明转向迈锡尼文明的过程中,尚且没有形成像希腊城邦时代那样文明的法律和道德秩序,过渡时期有两个特征:一是女性地位开始下降,男权主义开始出现;二是崇尚武力和杀戮,奉行“强权即真理”。(《荷马史诗》《工作与时日》)
四、政治体制
二者共性都是国王统治,没有形成民主政治。
迈锡尼社会的三级权力结构: 第一级,即最低一级,由具有自由身份的平民(同时具备战士身份)组成公民集会,带有军事民主制特点,集体的事共同裁决。
第二级,贵族会议,由贵族组成,这一时期贵族地位较高,往往跟国王一起决定国家重要事务。
第三级,国王,最高权力拥有者。
迈锡尼时代的这种三级权力结构,对后来的希腊城邦,甚至对后世西方的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三级权力结构中,其中某一级的政治权重变大,就会产生西方政治学家界定的三种不同的政治模式。
如果将公民大会的权力确立为最高权力,其他层次的权力都居于其下,这种制度就叫作民主制;
如果国王个人大权在握,独断专行,那就是君主制;
如果贵族会议的权力最大,甚至罢黜了国王,而公民大会只具有象征意义,那么这种体制就叫作贵族制。
最典型的贵族制就是后来城邦时代斯巴达的寡头政治,以及元老院统治下的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没有国王,最高的权力机构是元老院,而元老院就是贵族院。这种三级互动的政治模式,就是在迈锡尼时代形成的。
今天是周末,和朋友一起出去逛了街。看到一个献血站,可能是因为想到了前段时间看到的《希波克拉底宣言》吧,很敬佩这些“希波克拉底”式的医护人员们,我和朋友一起去献血了。医生说我的血浓度很好,不高不低刚刚好,我想可能是和我平时规律作息,没什么不良嗜好有关。今天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事情,有一个男生也去献血了,他的血浓度比较高有150。记得他当时一脸自豪的说:“那可不,我可是天天锻炼呢,身强体壮。”结果护士姐姐悠悠地回了一句:“那不是嘞,血浓度高是因为平时吃肉吃的比较多,吃重油重盐的食物多一些。”哈哈哈哈,大型啪啪打脸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