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解读的是《现实的社会建构》,它的作者是彼得•伯格和托马斯•卢克曼。
彼德•伯格是二战后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他在知识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神学以及公共政策研究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被誉为继马克斯•韦伯之后最重要的宗教社会学家。除了《现实的社会建构》外,伯格的作品还有《神圣的帷幕》、《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社会同游:人文主义视角》等。
这本书的另外一位作者,社会学家托马斯•卢克曼是伯格的同窗好友。卢克曼是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重要继承人,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现象学社会学、宗教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
作为知识社会学的经典著作,《现实的社会建构》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它标志着社会研究转向建构主义,让“社会建构”一词,成为当今社会学的主流词汇,对西方社会科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今天,我们将通过研究视角、分析对象、核心问题、研究影响和研究应用五个方面来为大家进行解读。
01 《现实的社会建构》的研究视角: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现实的社会建构》是知识社会学的代表著作,在绪论部分,伯格和卢克曼就对知识社会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说明了他们研究的方向,就是对常识性的知识进行研究的知识社会学。
“知识社会学”这个术语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是由当时著名的现象学哲学家马克斯•舍勒创造的,但如果追溯这门学科的思想源头,还要从19世纪德国思想的三大发展说起——马克思主义、尼采哲学和历史主义。
用伯格和卢克曼的话来说,知识社会学从马克思那里获得了基础命题,从尼采哲学那里继承了一种怀疑主义的精神气质,而历史主义是知识社会学的前身。
基于这三种思想根源,舍勒发明了知识社会学,在舍勒之后,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将知识社会学构想更广泛的传播到了英语学界,对美国社会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曼海姆认为所有人类思想都受到他所在社会背景意识形态的影响,所有知识都来自于某一特定角度。
在伯格和卢克曼看来,舍勒的代表的知识社会学是温和的,而曼海姆是激进的。后续知识社会学的发展,都是以舍勒和曼海姆的学术理论为基础所进行的拓展和修正。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如果将知识社会学这门学科看作一束茑萝,马克思主义、尼采哲学和历史主义就是为它输送养分的土壤,当舍勒和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构想慢慢形成并长出鲜绿的根茎后,莫顿、帕森斯、盖格尔等学者成为不断向外延伸的藤蔓。
然而关键的是,伯格和鲁克曼认为,这束知识社会学的茑萝一直在朝着一个方向生长。也就是说,不管是舍勒、曼海姆,还是莫顿,这些社会学家们都侧重于对思想领域的探索,他们的研究兴趣大多可以归结为两种:理论层面的认识论问题和经验层面的思想史问题。
但是,在伯格和卢克曼看来,思想问题并不是知识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对前人研究的梳理中,伯格和卢克曼在《现实的社会建构》里明确了自己的研究视角和研究任务,那就是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焦点,从思想转向历史或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问题,研究所有社会成员都不得不面对的常识性的知识。
借用舒茨的观点,伯格和卢克曼将知识社会学从以往以理论和思想为偏好的讨论中抽离出来,将日常生活中常识世界的结构纳入其中,开始了对现实是如何被建构这一基本问题的回应。这个研究视角成为《现实的社会建构》与以往知识社会学研究相区别的标志。
02 《现实的社会建构》的分析对象:日常生活现实和日常知识
在《现实的社会建构》这本书的绪论部分,伯格和鲁克曼就提出了他们的研究路径,就是跟随涂尔干和韦伯的思想观点,来把握社会的客观现实性和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这两点最终归结为一个问题——主观意义如何成为客观事实?或者换句话说,现实是如何被建构的?
现实如何产生,这似乎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不如我们先这样问:什么是现实?
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基于自己的生活和研究背景,形成了对现实概念的不同理解。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现实意味着对他自己而言真实的事件。比如某个人早晨起床,穿过公园来到自己工作的楼下,他在走进电梯时与身边的同事问好,并突然想到明天是自己母亲的生日,他需要在下班时去挑选一份生日礼物。所有这些行为活动和社会关系对他而言都是真实的,都是现实。
哲学家们则会针对这种现实和知识提出一些终极问题。比如我们所认为的真实就是真实吗?什么叫真实?所以在哲学家和普通人的观念里,经常出现这种认识上的差异,甚至可以说是难以相处的壁垒。
而社会学家也无法像哲学家一样,从思想逻辑的角度,对现实进行哲学讨论并作出判断。其实社会学家对于现实和知识的研究兴趣是相对的,在他们眼中,不管什么样的知识,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情景和社会关系中被传播和维持的,正是这个过程让普通人感受到日常生活的现实。
所以在《现实的社会建构》中,伯格和卢克曼将自己的分析对象定位于日常生活现实。更准确地说,就是那些指导人们日常生活和行为的知识。伯格和卢克曼认为,在各种现实中,日常生活现实具有自己的特殊地位,甚至可以将它称之为“至尊现实”,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日常生活的现实是客观化的,通俗点说人们都是按照早就安排好的模式在生活中。
比如我们使用雨伞挡雨或使用锄头锄地,这种模式让日常生活现实变得井然有序,我可以选择是否参加我所在社会的习俗仪式,并决定自己行动或怎么与他人进行交往?但这些习俗仪式都是在“我”出厂前就已经存在的客体,他们体现着秩序的。
第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会表现出亲疏差异,具体说来就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现实的注意力是由他正在做什么、做过什么以及想做什么决定的。
比如说我是一位赛车手,就会非常关注各种车辆和赛事信息,关于赛车的知识就是我拥有的最主要的生活事件,还是其他领域的知识则和我关系不大。
第三,日常生活的现实具有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说的是我与他人的关系。简单点理解就是:日常生活是一个我与他人共享的世界,而且我和他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保持着某种一致性。也就是说,人们对这个世界有一致性理解。
第四,日常生活的现实是不证自明的,是一种不可抗拒的事实。这个很好理解,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实中,也能够直接感受到现实对我们的影响。
日常生活的“现实”这四个特点对于我们来说太普通了,太习以为常了,所以我们常常将注意力从日常生活转向其他现实,其中最典型的领域就是艺术。这类现实也有着它自身的意义和秩序。
比如当我们沉浸在科幻电影《星际穿越》时,我们经过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球外的世界——那是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世界。但是当电影结束时,我们就会立刻回到日常生活的现实里。
伯格和卢克曼看到了日常生活现实的这种特殊性,也引发了他们对日常生活现实的好奇,所以他们对现实解构重新定义现实,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伯格和卢克曼眼中的“现实”是如何被建构的。
03 《现实的社会建构》的核心问题:现实是如何被一步步建构的?
关于“现实是如何被建构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给出伯格和卢克曼的回答,再逐一进行解读和思考。
伯格和卢克曼认为社会是由外化、客体化和内化三个步骤所组成的辩证过程,它们分别对应着社会世界的三个根本特征——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是客观现实,人是社会的产物;这也是《现实的社会建构》这本书的核心观点。
★外化——社会是人的产物。
在说外化之前,我们先看看猫、狗、马的世界,它们的生存容易受到地理条件的约束,比较依赖于基于种属形成的稳固环境,它们是在相对封闭的世界。比如说,猫有猫的世界,狗有狗的世界,马有马的世界。
和他们不同的是,人类与自身所处环境的关系是开放的。也就是说,人类从事范围非常广泛的活动,而且活动的性质和范围也可以不断变化。和动物相比,我们人类更多地被暴露在不同的环境里,包括自然环境和周边的社会文化环境。人类在适应不同环境的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文化性的自我被创造出来,说得更直白一点:人创造了自身。
伯格和卢克曼强调,人的自我创造不可能自己独立完成,它是一项社会性事业,人们一同打造出来的人类环境和里面包含的文化心理都参与其中。换句话说,千百年来的人类活动积淀形成了一套社会秩序,这套社会秩序就是人类外化的产品,是人活动的产物,也可以说社会是人的产物。
★客体化——社会是客观现实。
在理解了外化之后,我们来看看第二个阶段客体化。客体化在这里很好理解,它说的是社会是一种客观现实。为了更好地解释客体化,我们有必要引入惯例化和制度化的讨论。
惯例化是行为被不断重复后所形成的一种模式。比如渔民每天凌晨出海可以多打几网鱼拿到集市上售卖。这种惯例让他不需要多加思考就能够做出决策,而当不同类型的行动者之间的惯例活动交织起来,制度化就出现了。
我们可以把惯例看作一条条线,它们相交成为一张制度的网。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这张网上的节点,而且不断有人加入进来。在这个过程中,制度化不断追求自身的完善,对于碰巧进入到这张制度网中的个人来说,这些制度具有客观性,是已经确定的和超越个人的。
我们以婚俗为例,婚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民俗文化形式,传统的婚俗制度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在如今许多村落中仍旧延续着提亲、铺房、接新娘、跨旺火、行嫁歌等婚俗仪式。这一套习俗制度由祖父母、父母辈向下一代传递。对于即将结婚的新人来说,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已经存在的,甚至不知何时产生的习俗,他们也并未参与这些习俗的形成过程,这些被传承的制度本身就带着现实性。对于每个人来说,这种现实都是一种外在的、带有强制性的客观事实。
伯格和鲁克曼认为,这些人类活动的外化产品,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社会秩序、惯例、制度,它本身产生的过程就是客体化。当客体化的制度秩序被传递到下一代,正如我们前面例子中的婚姻制度、习俗制度的传递,后来者会提出疑问:我既然没有参与这种制度的塑造,又没有任何关于它的记忆,我为什么要像我的父母一样去遵守它、受它的约束呢?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于是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怎么能够保证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接受现有制度呢?所以伯格和卢克曼提出来客体化的第二个阶段——正当化来解决这个问题。
正当化的功能是把制度化的现实变得在客观上有效,主观上合理。明白点说,就是正当化让我们认为现有制度的存在是有效的、合理的。借助正当化,制度秩序就可以得到解释和证明。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各种制度中陷入疑惑时,正当化会告诉他:为什么应该做这件事,不应该做另一件事?为什么事情是这样子?
正当化的过程还包括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语言,这是最基本的正当化。比如说一个孩子在了解到妈妈、舅舅、哥哥这些称谓时,自然也学会了自己在面对对方时应该做什么。
第二层次是实用性的理论假设,最常见的形式比如说谚语、道德准则、名人金句等。
第三个层次是清晰的理论。借助这些理论,某种制度被专门的知识体系正当化。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弗里德曼的宗族理论说明了宗族社会由共同的祖先和祖产形成连结,并通过在宗祠或祖先墓地举办仪式活动来加强这种联系。宗族制度的正当化已经不仅限于实际的应用层面,每个宗族成员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都处于这种理论之下。
第四个层次是象征世界,这是正当化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包含各种理论传统,他们整合了不同的意义领域,将不同的制度秩序囊括在一个符号或具有象征意义的总体中。宗教、政治所勾画出来的客观化图景,就属于典型的象征世界。
★内化——人是社会的产物。
在讲内化之前,我们先讲一个小故事。
1920年,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当地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了两个狼孩,他们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这两个孩子被带进孤儿院时,双脚不会站立,像狼一样吞食食物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狼孩姐姐用了五年多才学会双脚走路,在她16岁左右去世时,智力仅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这说明个体并非生来就是社会的一员,我们只能说与一些哺乳动物相比,人天生带有一种社会倾向性。
所以,伯格格鲁克曼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成为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是从现实的内化开始的。通过内化,客观事件得到理解和接受,并向“我”传达了意义。
伯格和卢克曼指出,内化的过程是通过社会化实现的。社会化,就是个体被全面的、连贯地导入客观社会或者它的某一部分。
社会化包含两个亚类型,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
初级社会化是一个人在儿童时期所经历的第一次社会化。我们不难理解每一个婴儿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他与这个客观社会初次会面的过程,他的父母、亲人负责让他“社会化”。在这个“社会化”中,他的父母、亲人将他们理解的世界中转给他,并在中转的过程中对这个世界进行修改,所以孩子在初级社会化过程中对现实的理解融入了他的父母、亲人或者他看护人赋予这个社会世界的个性化色彩。通俗点说就是,我透过我父母的眼睛理解世界。
这里有一个概念需要说明,初级社会化的关键过程被米德学派称作“概化他人”,就是从重要他人那里抽象出一种角色和态度,并扩展到一般人,内化成一种一般性的观念和认同。
举个例子,比如有一天,我把爸爸的花瓶打碎了,他非常生气。不仅如此,我的爷爷、奶奶、妈妈都表现出负面的态度。我会接收到这样一个信息:他们都不希望看到我打碎花瓶。
这时这种规范就会扩展,并被普遍化为:一个人不应该打碎花瓶。这种“概化他人”一旦在意识中得以形成,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内化了社会和社会中被建立的客观现实,在主观上建立起了相对固定化的身份。这时,初级社会化便结束了。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次级社会化。
次级社会化是将已经初级社会化的个体引入到客观现实的新领域中,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二次社会化。
次级社会化的范围和特质,是由劳动分工和对应的社会分配程度决定的。因为劳动分工赋予不同个体不同的角色,比如说一个人有可能成为赛车手、修车工、骑兵或海军。他们需要学习自己角色的专属之事,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次级社会化的目的。
进入次级社会,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便加入了我们的主观看法,相比于初级社会化,次级社会化所内化的现实就显得更加脆弱、更容易被质疑和打破。不管是初级社会化,还是次级社会化,归根结底人是社会的产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外化、客体化和内化的建构和被建构的过程。
通过前面几个部分的解读,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伯格和卢克曼对社会的解释,社会不仅是一种客观现实,同时也是一种主观现实,是人们头脑中关于社会的思想和观念,这是不是打破了我们已有的认知观念了呢?
04 《现实的社会建构》的研究影响:让知识社会学走下思想理论研究的神坛,走向日常生活
《现实的社会建构》以人和社会的关系为主轴来探讨社会实体的构建,是一部真实社会学论纲,因此有不少研究论文在提起这本书时,都称它为“新知识社会学”。其中的“新”字,就可以看出这本书对知识社会学这门学科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
然而另一方面,它的影响也不仅仅是停留在对知识社会学这门学科的贡献上。更重要的是,它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它拓宽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借助现象学家舒茨的观点,伯格和卢克曼为知识社会学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把知识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里表述,鼓励研究者对于日常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经验的考察。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知识社会学家开始将目光转向经验领域,通过对文化、宗教、科学等具体知识领域的研究,将知识社会学拓展到各类知识领域。
因此虽然《现实的社会建构》是一本理论性非常强的著作,却并不晦涩难懂。伯格和卢克曼从贴近现实生活情景的日常中,抽象出一个个场景和概念,把抽象的理论用平实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
其次,它开启了社会建构主义学派。
《现实的社会建构》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知识社会学进入到以“建构论”为范式的研究时期。社会建构论的重要奠基者和倡导者格根说。
有一篇发表在C刊《学术研究》上的论文,《从决定论到建构论——知识社会学理论发展轨迹考略》详细地介绍了知识社会学的孕育、产生以及发展的各个阶段,并列举了不同学者的理论主张,比如马克思的因果论、曼海姆的关联论、舍勒的互动论以及伯格和卢克曼的建构论。他指出,社会建构论让知识与社会的关系日趋明朗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社会建构论就成为社会理论的主流研究方向,这篇论文把伯格和卢克曼社会建构论放在知识社会学的整个学科发展脉络下,有助于我们厘清它的学术方位更好地去消化和理解他。
再次,它丰富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和生命体验。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生活在自己习以为常的世界中,早晨起床吃饭,去菜市场买菜。我们遵守各种交通规则,参加朋友亲人的红白喜事互赠礼物,也对于缠绕在自己生命里的各种生活方式、习俗制度深信不疑。我们从出生就笃定地认为,现实社会就是如此。我们所汲取和传播的各种知识制度都是客观的、刚性的。
而《现实的社会建构》鼓励我们转换自己的思考方式,它揭示了人是如何创造社会现实的、社会现实又是如何创造人的,它让我们拥有了看穿物化、怀疑客观性的能力,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生命感受力。
05 《现实的社会建构》的研究应用:“社会建构”成为一种研究范式和分析方法
《现实的社会建构》提醒我们:人类并不是在静态地认识和探索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通过这个认识过程不断地建构着现实世界,同时它还解释了一种社会建构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方法。
在伯格和卢克曼之后,建构主义成为一种反实证主义的学术思潮,并向不同学科领域扩展,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某某的社会建构”更是变成了一种公式化的陈述。在教育研究、心理分析、新闻媒介等方面,启发研究者们对社会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思考。
这里我们选取了两篇不同学科领域的代表论文,来看看社会结构是如何作为分析框架被应用的。
我们选取的第一篇论文《留守儿童的社会建构:媒介形象的内容分析——兼论留守儿童的“问题命题”》发表在C刊《新闻与传播研究》上,这篇论文在开篇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尽管媒体大量报道了各地政府、民间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的信息,但是公众再提起留守儿童时,还是会将它们归为“问题儿童”,这是为什么呢?作者对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进行了统计分析,试图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这篇论文从新闻与传播的角度提供第一个关于社会如何被建构的现实案例,社会建构在这里已经成为一种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工具。如果你想知道这种分析方法具体是怎么被应用的,可以读一读这篇论文。
第二篇论文来自女性主义心理学,题目是《社会性别:从本质论到社会建构论》发表在C刊《南京师范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提起社会性别,可能我们都会认为它是一种男性或女性的内在特质。而这篇论文却提出质疑,表示社会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并且说明了社会建构论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这篇论文值得研究者参考的关键在于,它将社会建构论与自己的学科方向结合起来,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维度。同样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宗教学、民俗学乃至管理学等更多的学科来进行这种深度结合,拓展自己的研究纵深呢?
在伯格和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出版后,“社会建构”就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向更多的社会科学领域扩展,而且也被用来解释不同的日常生活和现实社会问题,这就说明了社会建构范式的解释力。
06 本书小结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解读这本书的核心要点。
一、《现实的社会建构》的研究视角是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问题,研究所有社会成员都不得不面对的常识性的知识,而不是过去真实社会角色青睐的思想研究,这个研究视角是在回顾与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新转向。
二、在《现实的社会建构》中,伯格和卢克曼将自己的分析对象定位于日常生活现实,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客观化;第二,它在空间和时间上表现出亲疏差异;第三,它是一个我与他人共享的世界;第四,日常生活现实是不证自明的,是一种不可抗拒的事实。
三、《现实的社会建构》核心问题是现实如何被建构的,这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外化、客体化、内化三个步骤,它们分别对应着社会世界的一个根本特征——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是客观现实,人是社会的产物,这也是《现实的社会建构》这本书的核心观点。
四、《现实的社会建构》,是一部知识社会学论纲,它的影响力在于拓宽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开启了社会建构主义学派,丰富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和生命体验,更重要的是社会建构作为一种分析框架,被不同学科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者们所应用。
好了,这就是今天解读书籍的全部内容,恭喜你读完了一本经典。
厚积薄发,期待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