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解读的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发行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作者是曼瑟尔•奥尔森。
奥尔森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奥尔森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奠基者,无疑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学术贡献远远超越了经济学的范围,对于政治学、社会学、管理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作用。他的代表作有《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的兴衰》以及他猝然逝世前刚完成的《权力与繁荣》等。
《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年在美国出版。发行之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本书1993年获得美国管理学会颁发的“最持久贡献著作奖”,1995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里昂爱泼斯坦奖”。
如果你想对利益集团理论有深刻的理解,那么《集体行动的逻辑》无论如何是必须读的一本书。
究竟什么是利益集团理论呢?我们先卖个小关子,等我们一起来解读完这本书之后,你肯定就明白了。
今天,我们会通过《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写作初心、核心问题、研究思路、核心思想内容、研究及应用五个方面的内容来为大家解读这本书。
01 《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写作初心:对人们固化想法的再思考
首先,我们来看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写作初心,这还得从上个世纪社会科学家的一个理论假设说起。
《集体行动的逻辑》出版之前,社会科学家往往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现这个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
其实这种假设是很符合我们惯常的认知的,比如按照我们正常的逻辑推理,会认为住在同一个小区的人都会去保持公共环境卫生。因为很显然保持小区的环境卫生、整洁干净,大家就会住得更加舒心,这符合所有住户的共同利益。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持有同一公司股票的人会齐心协力扶持这个股票的价格,消费者会组织起来与售卖伪劣产品的商家作斗争,同一个国家的国民会支持本国货币坚挺。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小区,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小区的居民可能并不是那么爱护自己居住的环境卫生,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手扔烟头的现象经常发生。当消费者购买某件商品权益受到侵害之后,也并没有出现社会科学家假设的那样——所有的消费者都团结起来去维权,可能只是几个消费者在奋力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实,奥尔森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社会科学家的这个假设很多时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人们在集体之下的行动逻辑可能和我们的常识相反。因此,社会科学家们这个貌似合理的假设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许多合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并没有发生,相反个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产生极其有害的结果。这就是集体行动的困境。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继续来看小区里随手乱扔垃圾的例子吧。对于乱扔垃圾的个人来说,这个举动对他个人是有利的,因为节省了他去垃圾桶扔垃圾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却污染了小区的环境,损害了居住在这个小区里的其他住户的利益。
换句话说,个体的理性行为往往并不能产生集体或社会理性的效果。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类似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呢?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的理想,为什么常常无法实现呢?
这个问题就是奥尔森写这本书的初心,也是这本书需要着重探讨的关键问题。可以说奥尔森是在对人们关于集团合作的固化想法在思考的基础之上,写作这本书的。
02 《集体行动的逻辑》的核心问题:搭便车现象的产生和解决模式
介绍完奥尔森的写作初心之后,我们再来看《集体行动的逻辑》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前面我们说到,奥尔森是在对传统社会科学家关于人们集体行动的假设反思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的,奥尔森创造性地在集体行动的研究领域,引入了传统经济学经常强调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视角。
什么叫做个体主义方法论呢?
简单来说,就是从个人的视角出发去思考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
所谓理性人,说的是经济学认为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传统的社会理论家研究集团行为时,总是认为组织和集团的存在是为了维护他们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且他们也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
但是奥尔森却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奥尔森从经济学的个人主义视角出发,首先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人,而理性人的显著特征就是:行为前要进行成本收益的计算和权衡,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目的,即使在组织和集团中,也是如此。
因此,奥尔森得出了和传统社会科学家完全相反的结论:他认为理性的、自利的个人不会积极主动地发动集体行动提供集体物品,以满足所属集团和组织的需要。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来看一个熟悉的例子。
我们在初中、高中的时候学过“人民公社”那段历史。现在学术界的研究表明,在人民公社时期,很多人在集体劳动的时候都是磨洋工——出工不出力,这是奥尔森这本书提出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个典型的现实案例。
因为人民公社时期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大家干活的时候,干得多和干得少没有差别,那么就会产生搭便车的行为。我少干一点,并不会影响我在这个集体中所应得的东西。
所以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与其卖力干活,倒不如摸鱼划水。
了解了为什么会产生搭便车的行为之后,你肯定要问:那怎么去解决类似的问题呢?
奥尔森在书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要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就必须对集体成员实施选择性激励,才能提高成员提供集体物品的可能性。
什么叫选择性激励呢?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理解这个问题。
在上大学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过小组协作完成作业的经历,很多时候人数比较多的小组作业都无法避免集体行动的困境。有的同学会在小组协作的时候搭便车,自己不怎么干活,并认为大家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即使我少干,小组的其他人也会帮我干。
有的老师意识到了小组作业中的这种搭便车行为,就会要求在作业中标明每个成员的贡献,作为最后打分的依据。
老师的这个要求,其实就是典型的选择性激励——根据个人成员参与的多少来进行分数的按劳分配。
总结一下《集体行动的逻辑》,围绕“集体行动的困境”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作者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指出传统社会科学家提出的集体行动的假设存在问题,并认为理性人不会积极主动地发动集体行动,提供集体物品,以满足所属集团或组织的需要,因此需要通过选择性激励来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
03 《集体行动的逻辑》的研究思路:先破后立,并和其他理论对话、进行实证分析
了解完《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的核心问题之后,你一定很好奇:奥尔森是怎么在书中展开他的研究的呢?
《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一共有六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章“集团和组织理论”和第二章“集团规模和集团”是第一部分。
遵循先破后立的思路,在对传统的集团理论进行批评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关于集团行动困境的学说。
奥尔森指出,传统集团理论认为“每个集团都是为其成员的共同利益服务的”,这个观点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每个集团中的成员一般来说都是自利的理性人,而不是为集团利益而无私献身的傻瓜。因此,他们会计算自己所付出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得集团利益的维护并非传统集团理论想象的那样,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挫折和不确定性。
比如消费者在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之后,可能大部分人并不会去主动维权,因为他们在计算之后发现自己会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是很可能没有回报。所以他们希望能有人站出来维权,自己到时候可以顺便搭个便车。这就是为什么在消费者维权的案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力的原因。
第一部分了解完了之后,我们再来看第二部分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这本书的第三章到第六章,在第一部分提出的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对相关理论的拓展。
在第三章“工会和经济自由”里,奥尔森以工会为例,具体分析了他提出的集体行动的困境在现实中的体现。工会维权的案例和之前我们提到的消费者维权的案例,基本思路是一致的,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第四章“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运用本研究中提出的个体主义的方法,对马克思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奥尔森认为,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其他经济学家,他们对于人性的假设和他们提出的理论在本质上是冲突的,忽略了人的理性算计和人为群体争取利益之间的矛盾性。
第五章“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对许多政治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
为什么许多政治家使用的集团理论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呢?这是因为很多政治家承认集团会强化和维护本集团的,但是他们也同时承认,集团中的个人也一定会关心他们自己的个人利益。
那么,这种说法很明显就存在逻辑漏洞,因为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个人的利益和集团的利益有时候是不一致的。很多情况下,个人并不会为了集团的利益去努力奋斗,甚至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损害集团的利益。
举个简单例子,公司的一个员工可能为了拿回扣而购进一些劣质的原材料,虽然员工满足了自己的个人经济利益,但是却严重损害了公司这个集体的利益。
第六章“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提出“新压力团理论”。作者认为,大压力集团的组织会员制度和力量并不是游说疏通活动的结果,而是这些大压力集团进行其他活动时产生的副产品。
比如劳工游说疏通团体的主要职责是为了维护劳工的合法权益。但是在美国劳工游说组织不仅是一个维护工人权益的组织,也是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劳工游说组织的政治影响力是他们在从事非正式的游说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在他们进行劳工维权游说的过程中,副产品是他们的政治影响力。毕竟美国的劳工群体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在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比如选举中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他们在进行劳工权益游说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政治力量向他们伸出橄榄枝进行拉拢。所以他们也就在从事非政治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副产品获得了政治影响力。
第二部分,奥尔森之所以这样安排研究思路,主要遵循的是批判建构的逻辑。
在第二部分,第三章是对第一部分提出的理论进行论证和巩固,为后续的批判和建构进一步埋下伏笔。在此基础之上,对马克思和其他经济学家的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并进一步拓展了他关于集团理论的论述。
总结一下奥尔森的研究思路就是,他在第一部分先从传统社会科学家关于集团理论的观点出发,树立了一个靶子进行批判,然后引出自己关于集体行动的困境的观点,并对解决之道进行了分析。
先破后立之后,奥尔森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之上,对他的理论进行拓展延伸,把他的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和其他相关理论进行对话,同时结合美国工会的实际案例,对搭便车理论进行实证分析。
04 《集团行动的逻辑》的核心思想内容:集团理论、搭便车现象和达成集团行动效果的两个条件
了解完奥尔森写作本书的初心、核心问题与研究思路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奥尔森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内容。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内容就是在对集团理论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观点——集体行动的逻辑,并结合实际案例对集体行动的逻辑所造成的困境进行深入的研究。
为了解决集团中的搭便车问题,奥尔森在书中提出了解决集团行动困境的应对之道。接下来,我们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
首先,集团理论。
“集团”可以说是理解这本书的核心关键词和前提,书中的很多理论和问题都是围绕集团展开和延伸的。
那么究竟什么叫集团呢?
简单来说就是一群人因为各种原因在一起而形成的组织。
传统的集团理论认为,私人组织和社团是无处不在的,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增进成员的利益。同时,集团的成员也会为了他们的共同利益而努力。
也就是说,在一个组织内部,只要存在符合每个个体需要的、可感的利益,所有成员就会团结起来,为实现和增进共同利益而进行集体行动。但是奥尔森却发现传统的集团理论存在和事实不符的情况,因此,奥尔森提出了“集体行动的逻辑”这一命题。
奥尔森认为,在经济学话语背景下的理性个体具有意识的两重性:一方面,在进行私人交易时,个人利益之上;另一方面,面对国家和民族等抽象实体时又充满自我牺牲精神。在面对性质和目标各异的集团时,理性人因为利益需要加入其中,也因为利益需要,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行动。
那么,什么才能影响理性人对集体产品的追求和集体利益的实现呢?
奥尔森认为是集团规模。
奥尔森对集团进行了类别的划分,他把集团粗略地分为大集团和小集团两种。
所谓大集团,可被粗略地定义为:由理性人组成的规模比较大的集团。小集团可被定义为:理性人组成的规模比较小的集团。
奥尔森提出,大集团比小集团更容易发生搭便车的现象。
这很好理解,我们还是以之前的例子来进一步分析。在人民公社时期,所有的社员组成的人民公社可以看成是一个大集团。一个公社有成千上万人,因此,对于个人而言,在成千上万人一起干活的时候,摸鱼划水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而当你参加只有三个人组成的小组去完成老师的任务的时候,你就很难做到这么轻松的摸鱼划水,还不被发现。
也就是说集团人数过少的话,每一个集团的成员就不得不出一份力,否则任务可能就完不成了。集团其他成员也很容易发现你究竟干没干活。
所以集团规模越小,成员越有可能积极参与集体行动,集团的利益也越可能实现。
说完了集团理论,接下来我们来说“搭便车现象”。
搭便车现象是《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思想,如果让我一句话概括这本书讲了什么,我会说这本书告诉我们:为什么会产生搭便车现象,以及如何治理搭便车现象。
可以说,很多时候我们提到这本书脑海里就会不自觉的冒出“搭便车”三个字,但是我要告诉你的事,这本书虽然创立了搭便车理论,书中主要讲的也是大集团中的搭便车现象,但是本书中没有一处明确提到“搭便车”这三个字。“搭便车”这个概念的是本书发表之后,一些评论者提出来的。这也侧面说明“搭便车”是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内容,不然这么多学者为什么偏要用这个词来概括评论这本书呢?
那么,究竟什么叫搭便车呢?
简单来说,就是在集体中,个人不付出自己的劳动成果,就想占有他人创造的价值,也就是不劳而想获得集体的利益。
比如小组做作业不出力,但是却享有其他小组成员共同创造的分数,这就是典型的搭便车行为。
为了进一步分析搭便车行为,奥尔森对集体利益做了区分。
奥尔森认为集体利益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相容性的利益,即正和博弈,这说的是利益主体在追求这种利益时是相互包容的。
比如处于同一行业中的公司,在向政府寻求更低的税额和优惠政策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为政府的税收政策,是面向所有企业的,不具有排他性。对于企业来说,追求更低的税收优惠就是一种相容性利益。
另一种是排他性的利益,即零和博弈,说的是利益主体在追求这种利益时是相互排斥的。
比如,许多农场主在同一块大草原上放羊。那么对于农场主来说,草原上的草场就是排他性利益。因为草原上的草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其他农场主的羊把草吃完了,自己的羊就没有草吃,从而影响自己养的羊的生长,最终会影响自己的收入。在养羊的案例中,草场对于农场主来说就是具有排他性的。
理解了相容性利益和排他性利益,我们就可以来分析很多生活里和搭便车相关的现象。
比如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一些公共服务,如国防、公共治安等就必须由政府提供呢?
这是因为国防、公共治安等都属于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如果有些人交钱,有些人不交钱,那么在提供这些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的时候,并不能把不交钱、想搭便车的那部分人完全剔除出去。因此,就需要国家通过向所有国民征税的形式来收取国防安全等费用,然后统一为所有人提供保护,也防止了搭便车的行为。
因此非排他性利益和相容性利益为搭便车行为创造了天然的条件,而排他性利益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搭便车行为的发生。
接下来说说达成集团行动效果的两个条件。
了解了集团理论和搭便车现象之后,你肯定要问:怎样才能达成集团行动的效果,实现集团利益目标呢?
奥尔森认为,达成集体行动的目标需要两个条件:集体成员的不对称性和选择性激励。
所谓不对称性,是指由于集团内部成员受益的不平衡性,预期收益较高的成员对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贡献将更大。
怎么理解呢?我们继续来看大学课堂中小组合作的例子。
在我本科阶段,如果老师布置了一项小组合作的任务,那么必然需要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进行组织、沟通、协调事宜。很多时候班上的学霸都会自告奋勇的去当这个小组长。为什么呢?当小组长要做的事情明显比组员要多,为什么学霸还要这么积极呢?
这就涉及不对称性的问题了。学霸去争做小组长,是因为他们想要更高的分数,而当小组长之后,学霸就形成了一个预期——我在小组中做的比较多,最终得分可能会高一点。事实很多时候也像学霸们预期的那样,老师最终给分相对而言,组长会高一点。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霸就因为不对称性而有动力去推动整个小组合作完成,从而达到小组这个集体行动的目标。
说完了不对称性,我们再来看选择性激励。
所谓选择性激励,指的是社会制裁和社会奖励,即个人加以区别对待,不服从的个人受到排斥,合作的个人被邀请参加特权小集团。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性激励不仅包括奖励,还包括制裁和惩罚。
奖励很好理解,我们前面已经通过小组合作的例子了解了,那么惩罚怎么理解呢?
你可能看过这样的电视剧,古代打仗的时候,不仅有人做战前动员,激励大家奋勇杀敌,在战场上同时还存在执行战场纪律的队伍。对于逃跑的、投降的士兵格杀勿论。这就是选择性激励中惩罚和制裁的典型例子。
因为参与战争的士兵很多,可能有人出于活下去的目的,想当逃兵。出现一两个逃兵,可能大家也发现不了,也与大局无碍。但是,如果每个士兵都这么想,并且这么做的话,那战争的结果肯定必输无疑。因此为了达成军队这个集体获胜的目标,就需要运用选择性激励中的“惩戒”进行督战,以避免出现集体行动的困境。
总结一下,在这个部分,我们讲述了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内容。
奥尔森认为,传统的社会学家关于集团行动的理论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在对传统集团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命题,并对集团进行了分类,以进一步论证他的理论。
《集体行动的逻辑》解释的其实就是一个搭便车的问题,为了解决搭便车问题,以达到集体行动的目标,就需要依靠集体成员之间的不对称性和集体进行选择性激励。
05 《集团行动的逻辑》的研究及应用:对文本的解读,公共选择等理论的比较分析,用搭便车理论研究现实问题
《集体行动的逻辑》作为奥尔森的代表作,出版之后就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们在中国知网检索“集体行动”关键词可以发现,目前关于本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对《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内容的研究和解读。
比如2017年发表在国家级科学技术管理组织期刊《未来与发展》上一篇下载超过1200字文章《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及其困境》,就对这本书内容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奥尔森从全新的视角出发研究集团理论,以个人理性作为假设前提,分析了集体行动失败的原因,开创性地提出了选择性激励的解决方案。
其实,通过对知网检索可以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就是对这本书本身内容的研究并不是主流。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本书出版至今,研究的人已经比较多了;另一方面其实对于研究者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更加细化的方面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
第二个方面,把书中提出的理论和其他相关理论进行对比研究。
比如2010年被下载超过2300字的文章《集体行动的逻辑:勒庞和奥尔森比较》,就把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勒庞的群体心理学理论进行对比研究。文章认为,勒庞对集体行动的心理分析与奥尔森的经济学分析模式形成了鲜明对照。由于二人采取的立场和方法不同,他们对集体的本质、集体行动的动力和集体行动的内在机制的理解都存在差别。其实除了保尔森和勒庞进行比较之外,还可以把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和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这样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这本书的认识,也可以拓展自己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解。
第三方面,利用书中提出的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比如,2006年发表在C刊《经济学家》被下载超过2800次、引用超过184次的文章,《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就利用了这本书提出的理论,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集体行动的悖论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农民收入差距扩大,客观上有利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而合作原则修订的根本动因是追求集团利益的实现。
那么,如果当我们想要以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的理论为视角去研究中国的社会现象,该怎么做呢?
比如说,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问题。在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的过程中,就经常会出现集体行动的困境,有些住户不愿意出钱加装电梯,却想着等别人出钱装好之后直接可以搭便车。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本书提到的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
总的来说,关于《集体行动的逻辑》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这本书的文本解读,把这本书的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以及运用书中提出的理论去分析现实问题。
06 本书小结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解读这本书的核心要点。
一、《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写作初心,源于作者对人们固化想法的再思考和对传统社会科学家提出的关于集团理论的建构。
二、《集体行动的逻辑》解决的重点和核心问题,就是分析搭便车现象是如何产生,以及我们该如何采取行动去达成集体行动的目标。
三、《集体行动的逻辑》的研究思路,遵循先破后立的原则,并和其他理论对话进行实证分析,以加深对这个理论的阐述。
四、《集体行动的逻辑》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对这本书的文本解读;把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与其他思想家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以这本书的理论为视角,对于中国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好了,这就是今天解读书籍的全部内容,恭喜你读完了一本经典。
厚积薄发,期待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