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解读的是美国的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中文版由何文忠翻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赫赫有名,乔治•莱考夫是认知语言学的代表学者,他在24岁时就获得了语言学博士学位。后来曾在哈佛大学、密西根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斯坦福大学任教,还担任过国际认知语言学会主席。乔治•莱考夫的著作,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外,还有《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肉身哲学》等都是认知语言学领域中的不刊之论。
马克•约翰逊曾在美国俄勒冈大学任教,他除了与乔治•莱考夫多次合作之外,自己还开拓了体验哲学的研究方法,涉及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领域代表作有《身体的意义》、《思想中的身体》、《道德想象》等。
接下来,我们将从研究初心、核心观点、理论框架、研究思路、研究应用五个方面来为大家解读《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
尽管这本书写在40年前,但直到今天这本书中提出的观点对我们来说依然足够震撼。
01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研究初心:我们如何理解语言?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是当代语言学的经典著作,乔治•莱考夫和擅长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的马克•约翰逊合作,通过清楚的分析与严谨的例证建构起来了新的“隐喻理论”,奠定了认知语言学的基础。
那么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当代语言学的一种新范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在80年代90年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89年在德国杜伊斯堡举行了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专题讨论会,这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成熟。会后学者们成立了“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规定该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并定期出版认知语言学杂志。
此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方法不断更新,与哲学、心理学、逻辑学、文化、人类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成为了当代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从本质上讲,认知语言学以人的心智为研究对象。它的理论基点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的施动者。所以对人类语言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人类表达观念、交流观念及相关思想研究。
乔治•莱考夫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说,他研究的最初源起是和马克•约翰逊共同关注到了:人如何理解语言和经验?
他们在1979年初次见面,几次讨论后很快就产生了共鸣,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选择以“隐喻”为切入点,试图解决隐喻在我们认识世界和自身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其实乔治•莱考夫很早就发现了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这个发现的本身就是对传统语言学研究的一大突破。马克•约翰逊非常同意这一点,也正是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俩人的学术合作顺利开展了。
最初,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是打算合写一篇短小精悍的论文,先提出一些语言学的论证,反驳既往的错误观念,然后再确定隐喻的研究意义。
不过,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很快就感觉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要做的不是修补或扩展某个现有的理论,而是要建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这样做的难度陡然间就增加了,但是他们还是新写了一篇论文《日常语言中的概念隐喻》,发表在了1980年的哲学杂志上。
随后他们围绕着隐喻这个中心,与他们的老师、同事、学生以及朋友们多次讨论,吸收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
比如框架语义学的知识表征系统、范畴化的原型理论、生态心理学等,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就撰写了许多篇小文章,这些小文章的内容,包括《隐喻概念的系统性》、《隐喻连贯性的挑战》、《结构隐喻的基础》、《隐喻如何赋予形式与意义》、《隐喻如何解释客观主义神话的局限》等。
随后,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将相关内容整理成书,交付给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著作。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开山之作,被誉为“隐喻与认知语言学研究新纪元的开始”。这本书一经出版,立即在语言学界、哲学界及相关学科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激发了从事隐喻研究、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文学研究、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乃至宗教研究、数学研究的学者们的巨大兴趣。
随着研究者们对隐喻与认知语言学研究视野的拓宽,这本书的许多理论和应用到了人工智能等最新领域。
02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核心观点:“隐喻”的本质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本书研究的核心观点,其实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了这本书都是围绕着隐喻来讨论的,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传统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建构起了新的隐喻理论。
最早的隐喻理论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里。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他物,这个词变成了“隐喻字”。
我们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比如我们说“他走了”。“走了”隐喻的是“这个人死了”。
再比如我们说“最美不过夕阳红”,既隐喻了老年人像夕阳处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又隐喻了老年人的生活可以像夕阳一样美丽。
在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把隐喻明喻为一种修辞手法。
亚里士多德从演讲的技巧中总结出“隐喻字”最能使风格显得明晰,令人喜爱,并且使风格带上异乡情调,这样的演讲才有吸引力、感染力。
比如我们听到有人说,“他是一只老狐狸。”我们不会真的以为这个人是一只四条腿的动物,我们会理解为他非常狡猾。
再比如“他的笔杆子很锋利”,我们也不会认为是这个人拿着一只尖尖的,比我们会理解为他的作品观点很鲜明、很尖锐。
如果我们能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新的隐喻,又应用得好,就会形成诗意的美感;反之,应用得不好,便会晦涩难懂、不知所云。
比如,如果听到有人说,“他是正方的”。
尽管正方有完美的一层含义,但很难有人能领会到这说的是他是完美的人的意思。
亚里士多德以诗学、修辞学为框架建立的“隐喻理论”影响是很深远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简单一点说,隐喻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字是狭义的修辞现象。
复杂一点说,隐喻是某种相似性的阐述,是广义的语言现象。
无论是词的替代,还是对比的陈述,形成隐约的双方既有相似点又有相异性,这样才能成立。
从哲学角度出发,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也对隐喻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康德认为,哲学如果没有隐喻,只有语言的生硬音表达,会对哲学理论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同时隐喻对哲学也是危险的,过于复杂的隐喻,会使哲学理论走向自说自话的误区。
到了尼采,尼采把修辞学与哲学结合,认为人类亿万年的精神活动都沉淀在预言中,所以隐喻无处不在。
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美国的当代语言学家马克思•布莱克试图以更系统的理论来揭开隐喻的神秘外衣。
他认为,隐喻是两个概念的相互作用,所有的隐喻都由一个主要概念和一个次要概念构成,我们通过容易理解的次要概念来说明主要概念的意义。
但是,马克思•布莱克对隐喻还有很多谜团尚未解开。于是,他在《模式与隐喻》中提出了一些疑问:我们如何认识隐喻?隐喻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使用隐喻?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说隐喻是一种创造活动?
这些也是学者们普遍关切的问题,共同期待有更好的解答。
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建构起的“隐喻理论”,可以看作是对这些问题的回应。
在书的第一章,他们先给隐喻下了一个新定义,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
我们习惯性地使用熟悉、具体、有形的概念,来描述陌生、抽象、无形的概念,好让彼此都能理解。
比如当同事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我们会对他说,“加油!”可在现实生活中只有精确运转的机器,才需要真的加油。在这里就是把人隐喻成了机器,我们说“加油”是希望同事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看来,隐喻不仅是语言词汇的问题,还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渗透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进一步说,隐喻直接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这些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我们要牢记的。
当你看完这本书的全部解读后,我们在跟别人说话时,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思维、认知是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隐喻的影响。
03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理论框架:“隐喻”的分类与意义
想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我们还要继续分析隐喻理论的框架。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会用到很多例子,因为这本书原本是用英语写的,所以很多例子不太好理解,在解读中我们会尽量选取英语和汉语都适用的例子。
我们先来看第一方面:隐喻的分类。
在这本书中隐喻被分为三类,分别是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
在这三类中,结构隐喻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结构隐喻呢?
所谓结构隐喻,只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从而让两种概念相叠加,把谈论一种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的各方面的词汇,用以谈论另一种不太熟悉或比较抽象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结构隐喻,我们现在看一些简单的例子。
比如山头、山腰、山脚、桌子腿、火柴头、大头菜等。把山、桌子、火柴、菜等当作了人,头、腰、脚、腿等都是隐喻。
再比如有的书浅尝即可,有的书可以狼吞虎咽,少数书籍则须咀嚼消化。把书当作了食物,然后把吃东西的结构运用到读书的结构中,说明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
乔治•莱考夫在书中还反复提到了两个特别经典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争论好比打仗。
把争论看作是以舌头做枪炮,话语做药弹,情感做硝烟,以对方的思想观点作为攻克目标的一场战斗,用战争的结构来构造争论的结构,通过使用战争的词汇来说明争论。
第二个例子是:时间就是金钱。
用钱这个词来谈论时间,时间成了像金钱一样,可以支出消费、赚取盈利的东西,所以才会有“你能给我几分钟的时间吗”、“你的时间是怎么花的”之类的语言表达。
说完了结构隐喻,我们再来看看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指的是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的隐喻概念,方位隐喻通过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下去、上来、深浅、东西、南北、中央、外围的方位词,构建起一定的空间感,以此来表述一些抽象的概念。
如数量、情感、身体状态、人性道德、社会地位等。
方位隐喻方位词的使用不是随意的,乔治•莱考夫总结了方位隐喻的一些规律。
比如,高兴是上,悲伤是下。
我们会说大家的情绪很高涨,大家的情绪很低落。
高涨和低落本意是形容水的高低起伏,在方位隐喻中用来形容人的心情。人在情绪激动、兴奋、愉快时会站起来手舞足蹈,身体是向上延展的;人在情绪悲伤、沮丧、抑郁时,会蹲下来垂头丧气,身体是向下弯曲的。
再比如,健康和活着是上,疾病和死亡是下。
我们说,通过锻炼可以逐渐提高人们的机体免疫力,战士因为受伤而倒下了。
健康的人都站着、走着、跳着,给人的感觉是生机勃勃地向上;生病的人都坐着、躺着,给人的感觉是黏黏糊糊地向下。
在结构隐喻方位隐喻之外,还有大量的、以各种其他替代所形成的隐喻,通称为本体隐喻。
在本体隐喻中最典型的是容器隐喻。
在容器隐喻中,人是独立于世界之外的实体,可以将实体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既可以是具体的房子、丛林、地区,也可以是抽象的状态、行为活动的。
比如以思维是机器为例子。
思维是虚体,但可以替代为实体。我们会说,“你脑袋生锈了吧”、“他绷紧了弦,以应对接下来的考验”、“你脑袋闲”,表示无形的思维就可以生锈了,也可以用力绷紧了。
再比如“残酷的金币击碎了他的美梦”、“我被他伤得四分五裂了”、“人在脆弱的时候不堪一击”,直接用击碎、四分五裂、不堪一击等描述脆弱物体的词汇来隐喻人们精神世界的崩溃。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方面:隐喻的特点。
被我们实际应用的隐喻,有的简单一些,有的复杂一些,但无论简单还是复杂,隐喻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与文化时刻保持着密切的一致。就像书中说的那样,文化中最根本的价值观与该文化中最基本概念的隐喻结构是一致的。
我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接受文化的过程,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和一定的隐喻认知结构,在同一社会文化中,文化观念、隐喻以及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不是孤立零散的。
尽管《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是基于英语的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提出的隐喻理论,但实际上隐喻理论在各种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中都是通用的。
最后还有第三方面:隐喻的作用。
我们在反反复复地强调,隐喻根源于我们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我们在每天生活中的体验都是隐喻性的,当我们把众多的体验转化为语言词汇,就形成了各种隐喻。可以说没有隐喻,就不能构建语言。通过各种领域的交流,又塑造了我们的思维和认知,也可以说没有隐喻,就不能理性思考。
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隐喻,就没有今天的文明,也没有今天的我们。
04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研究思路:反思旧的传统观念和开创新的理论途径
在知道了这本书的核心观念,明白了这本书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的研究思路。
首先,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反思了传统的隐喻理论。
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一致认为,在此之前的隐喻研究始终没有脱离将隐喻看成是一种有关语言的基础研究。
大多数人都认为隐喻只是一种诗意的想象机制或者是一种华丽的修辞方法,隐喻的作用只停留在语言表达层面。就算不用隐喻,我们也一样可以说话;没有隐喻,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通过这本书就是要打破大多数人这些简单的想法。强调的是,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遍布语言思维与行为几乎无所不在,要从隐喻的表面现象蜕变出来,触及到最本质的研究中去。
其次,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质疑了有关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研究。
与隐喻理论的研究一样,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研究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隐喻理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要解决语言和思维关系的问题。
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并不止从语言和思维这两个问题点出发,而是以隐喻为媒介,解释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隐喻既能够紧密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又能够通过语言来影响思维方式——这就一针见血的解决了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迷惑。
此外,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还以隐喻理论分析了神话。
就像隐喻一样,神话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自身时所必需的。所有的文化都有神话,我们离不开隐喻,我们也离不开神话。
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将神话分为,客观主义神话、主观主义神话,又分出了十几个小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比如西方哲学和语言学中的客观主义神话,隐喻如何揭示客观主义神话的局限性、主观主义神话的不足与古老神话新意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空缺,在填补这些空缺的同时,还能够继续开辟隐喻与认知语言学的新思路。
更有意思的是,通过对隐喻理论的研究,乔治•莱考夫发现了进入政治话语的途径。
之前,他试图把认知语言学应用到社会科学中。通过实际应用,帮助社会改革者们重新建构政治框架。
在另一本书《道德政治学》中,乔治•莱考夫断言,人们会把自己与政治思想联系起来,不同的隐喻代表着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可以用来制造舆论。
1991年,在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沙漠风暴之战”的前夕,乔治•莱考夫发表了题为《政治中的隐喻的公开信》,从分析隐喻概念入手,对美国政府所制造的战争舆论进行了有力的批驳。
2004年,美国前民主党主席霍华德•迪恩竞选总统时,还专门聘请乔治•莱考夫作为语言教练,《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也成了民主党的竞选行动指南。
不过,乔治•莱考夫的学术兴趣远大于政治兴趣。比起当政治家,他更喜欢当大学教授。
他近年来致力于数学的隐喻结构研究以及语言和概念系统研究的神经学基础等。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乔治•莱考夫会出版更有分量的著作,推动认知语言学更具创造力的研究。
05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研究应用:文本解读、理论建构和外语教学
对语言学研究学者来说,《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是必读书。因为这本书是最有原创性和最有价值的。
对语言学感兴趣的我们来说,《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也是热门书,因为这本书不仅内容有趣,还能够启发我们的深度思考。
在中国知网上,以“认知语言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相关的期刊论文以及学位论文有3400多篇;以“概念隐喻”为关键词检索,有4700多篇;同时以“认知语言学和概念隐喻”为主题检索,有1400多篇。
最早的研究成果出现在2000年,2010年的研究成果明显增多。由此可见,对《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及相关的问题是学术界近20年来的热门问题。
根据我们的观察与分析,涉及到《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解读。
我们选取了发表在C刊《外语教学与研究》上的代表论文《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凭借>来进行说明。
这篇论文在中国知网上被引用量高达1052次,被下载量10402字,这篇论文提纲挈领地阐释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主要观点,如隐喻的类型、隐喻概念的系统性和与文化的一致性,举的例子也都选自原书。
此外,这篇论文还对全书做出了中肯的评价,认为隐喻概念是对传统哲学及语言学理论的有力挑战。
如果说《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是研究隐喻与认知语言学的入门读物,那么这篇论文就是阅读《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的入门论文。
二、基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隐喻观点开展的理论研究。
我们通过两篇代表论文来说明。
一篇是莱柯夫《隐喻理论中的缺陷》,同样发表在C刊《外语与外语教学》上。这篇论文从理论基础、方法论、对等映射、映射内容、相似概念结构构成的隐喻之间的关系、理论解释等方面,分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可以改进的方向。
另一篇是《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发表在C刊《外语研究》上。这篇论文结合了欧美最新的研究成果,即多模态隐喻研究。关注模态本身和模态互动的价值和意义、隐喻和转喻的动态构建过程、隐喻的文体维度、隐喻的体验基础与文化基础等,在拓宽了研究领域的同时,也推动了隐喻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三、基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隐喻观点开展的应用研究。
围绕隐喻的应用研究大多集中于外语教学,比如发表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上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当代隐喻认知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这篇论文提出了掌握一门语言的高层次标志是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三驾齐驱”。
基于这一构想,这篇论文中还提出了几种提高隐喻能力的设想和做法。比如注意收集隐喻表达、于细微之处见思想、利用隐喻认知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思维、利用现有形象思维、促动外语隐喻机制形成等。这不仅为隐喻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外语教育及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一篇论文。
06 本书小结
说到这里,今天对这本书的解读就要结束了,最后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今天分享的主要内容。
一、《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研究初心,来自于对如何理解语言和经验的关注,试图解决隐喻在我们理解世界和自身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并由此构建起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
二、《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核心内容,是可以肯定的隐喻不仅是语言的特征,更是思维的能力。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存在,说明了我们有不同的认知,反之隐喻也可以影响我们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方式。
三、《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研究思路,是在反思传统隐喻理论,质疑有关语言和思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比如以隐喻分析神话、以隐喻作为进入政治话语的途径。
四、《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研究应用集中在三个方面,有的是基于本书的解读与思考,有的是基于隐喻开展的理论研究,基于外语教学的应用研究等。
好了,这就是今天解读书籍的全部内容,恭喜你读完了一本经典。
厚积薄发,期待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