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
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命。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天命弗僭,贲若草木,兆民允殖。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凡我造邦,无从匪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
《孔传》中载:“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诰文的开篇主要讲述了发布诰文的背景。接下来诰文的正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明讨伐夏桀的理由,在这里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其一是提出“天道”,其二是“聿求元圣”。所谓“天道”即“福善祸淫”。因为夏桀丧失了原本的品德而作威作福,虐待百姓,依据“天道”就应该加以讨伐,而这就是所谓的“奉天伐罪”。“聿求元圣”,此处“元圣”即伊尹。伊尹不仅在灭夏的过程中,尤其在巩固殷商政权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重点讲述了建国之后的要求与安排。建国之后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即文中所说的“贲若草木,兆民允殖”,但是依然要懂得居安思危。对自己而言,一定要抱着“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的心态谨慎地处理政务;对属下诸侯部落而言,则一定要“无从匪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可以说,如此的要求与安排,不但显示出汤王的英明,也给后代留下了永恒的启示。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纟忽)己以听冢宰。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
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鳖咸若。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制官刑,儆于有位。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呜呼!嗣王祗厥身,念哉!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本文由史官的记载开篇,之后步入正文。本文的正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夏的灭亡,在于后继者没有始终如一地保持先王之道;第二层,商王立国的大政方针“代虐以宽”;第三层,要求太甲始终按照商王立国的大政方针行事。
第二部分,要点在托以先王的名义建立“人纪”。所谓“人纪”就是指行政法规,且是君与臣无一例外均要遵守的。这个法规以“三风”为纲,以“十愆”为目。至于“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更是如格言一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被世人视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格,与此同时,还提出了“臣下不匡,其墨刑”的观点,认为对君主的错误加以匡正是臣下应尽的责任,这种思想无疑也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第三部分,对太甲提出警示,告诉太甲要严格要求自身,要多行善事,培养德行,否则国家就会灭亡。这些警示的语言,每一句都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