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组 文章 相册 留言本 用户 搜索 我的社区 在线学堂 商城 购物车 支付钱包

打卡《被讨厌的勇气》——第37天,12-4

2022-09-01 23:08:51
0
422

昨天了解了阿德勒的目的论,以及自己曾经深信不疑的原因论


今天阅读的是第一章的四、五、六小节


第四节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青年人分享了一段他在咖啡店的经历:从他身边经过的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撒到了他的衣服上,这件衣服是他刚狠下心买的一件衣服,于是他勃然大怒,大发雷霆。他认为自己平时性格非常温厚,但在那时却无法抑制住怒火,认为是一种自己无可奈何的不可抗力。
但是哲人反驳他说,他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哲人的解释是青年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犯错的服务员,进而使他认真听自己的话,作为相应手段,便捏造了愤怒这种感情。作为辅助说明哲人讲述了一个母亲训斥女儿的案例。

案例中,母亲和女儿正在争吵,正在这时女儿的班主任打来电话,母亲意识到这一点后,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大概在交谈五分钟之后挂掉电话,接着有勃然变色,开始训斥女儿,所以所谓的愤怒其实只是一种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哲人让青年明白,愤怒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第五节  弗洛伊德说错了
通过上一节哲人对青年说,愤怒只是表达目的的一种手段,青年则认为哲人是虚无主义,认为他否定人类的感情,否定人性。
哲人反驳青年并作出解释:任何人都有感情,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如果说人是无法抵抗感情的存在,就要坚决否定这种观点,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采取各种行动,而且在“人不受感情支配”这个层面上进,而在“人不受过去支配”这个层面上,阿德勒心理学正式是一种与虚无主义截然相反的思想和哲学。

在接下来的辩论中,哲人与青年的对话又回到了第三节中讨论——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什么样的意义决定我们的生活。

对此哲人做出了更加深刻的解释:
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倦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以精神创伤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士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所以哲人论证了弗洛伊德说错了这点


第六节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哲人依旧主张“人可以改变”,青年讲述了另一位朋友的事情,并问哲人认为自己是否可以变成像朋友那样的人?哲人说目前来讲恐怕比较困难,青年以为哲人露出了破绽,问他是否撤回刚才的主张。
哲人再次为青年解释阿德勒心理学,改变了第一步是理解,青年以为他只要理解了阿德勒心理学,就可以变成像朋友那样的人。但哲人告诉他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没有什么价值。
并以苏格拉底不关心著述活动,而是热衷于与年轻人进行辩论的例子引导青年,与之类似的阿德勒也是一位毫不关心著述活动,热衷于在咖啡馆里与人交谈或讨论小组与人辩论的人,他们都不是只知道闭门造车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共通点都是想要通过对话来启发人们。所以哲人人想通过对话导出答案,而不是剥夺青年自己发现答案的宝贵过程,青年表现出非常期待。


在读到哲人关于愤怒的解释时我联想到了自己之前的工作经历,曾经我也是一个被别人贴上脾气暴躁标签的人,他们认为我脾气比较暴躁,会因为一点不顺心的小事就爆发,变现出这种难以控制情绪的状态,认为我是一个情绪不稳定、易暴躁易怒的人。曾经我也一度以为自己情绪不够稳定,但是在看到哲人的解释之后,或许便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表现出这种状态,当时的我处于店长助理的职位,我需要协助店长去管理店里的大小事务,但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只是通过口口相传以及以老带新的方式不断磨练自己,或许当时的我认为情绪的爆发可以震慑到其他人,甚至会像文中的青年一样,觉得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他们,进而使他们听自己讲述,获得话语主导权


关于改变,首先需要充分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去改变,而不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而改变,答案需要自己去找,而且自己找到了答案更有意义,会印象更深刻


越来越喜欢这种阅读伴随着思考的打卡模式,打卡不是为了形式,而且在于鞭策自己,反思自己。


今天下午下班后约男友吃饭,他们的工资绩效部分又要添加一项,属于临时添加,导致店里员工情绪低落,对公司的决策和规定比较反感,我们吃饭后去抓娃娃,运气还不错,抓到6个娃娃,给自己和闺蜜整了一个萌萌的、毛茸茸的猫爪小背包。


放平心态,一切都会美好起来的!


回家后跟落木聊聊会,关于工作,关于提升,关于现状。


晚安,易寒

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