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二三十年后,我的大学同学都在干什么呢?以2005年参加毕业十周年聚会的36人为例,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职的有29人,占到8成,在国营企业的有6人,在外资企业的有1人。有意思的是,除了4位同学在工作中发生变故,存在二次就业,80%的同学一直在同一单位或者同一系统工作。在国家包分配的前提下,个人和国家及单位的粘性非常紧密,尽管人才流动性差,但人才的稳定性极强,个人对单位的情感认同深厚,对单位的忠诚度很高。
以上是黄灯在书中所说。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之后总是会不自觉地把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最不喜欢的职业就是例如老师这类很稳定的工作。总是觉得稳定的工作不仅没有动力,也不会给自己带来较高的工资。但想想自己的几次兼职经历,其中有一份是我梦想中的工作。办公室、空调、每日水果、每周聚餐、工资可观、写字楼……所有的一切都满足,但是我却想过无数次地逃离。说起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在电脑前工作,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都觉得轻松,不用日晒雨淋,不用吃苦。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我们之所以觉得别人光鲜亮丽,是因为我们用着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长处进行了比较。我记得有一次在凌晨两点,终于做完了表格,核对好数据,我站在公司的窗前,看到了楼下的小吃街的老板依然在营业,交通信号灯从红色变道黄色最后再到绿色,公交车的司机开着没有乘客的公交车……那个时候,连睡觉、吃饭人性最基本的欲望都成了奢望。我躺在床上第一次这么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未来,第一次这么认真地问自己自己到底喜欢怎样的生活。在现在,很多大学生的工作换了一份又一份。与其说是我们对单位的认同感不深,不如说是因为现在的大多数单位一直在“存天理,灭人欲”。记得马云说过,996是我们的福报,以为996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薪酬。之前,我是很赞同996的,觉得996正符合我们倡导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可惜的是,996带来的高薪酬的同时,我们的钱似乎也没有那么值钱了。记得包分配的那个时代,考研的人很少。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研究生是很神圣的存在。但现在,当我看到身边的研究生越来越多,我对研究生的敬意好像没有那么深了。不仅是我,更多的用人单位更是如此。
同样在今天,我看到一个朋友圈,这是一位毕业5年的朋友发的。她说,疫情之下,动不动就封校,表面上看他们好像失去了自由,但更多的是尝试、视野、机会、信心和希望。他们失去了更多的机会,能出国的不能出国,能创业的不能创业,甚至出去旅游都成了遥不可及的梦,因为他们压根都出不了学校的门。他们对于未来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不知道将来到底要干什么。于是乎,考公的越来越多,考研越来越卷……(下面的就不说了)看到这里,我也才明白为什么原来看不起的考公现在的人做梦都想进,那是因为疫情之下机会越来越少,吃饭也随时可能会成为你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前觉得研究生神圣,是因为那时候的研究生的分数虽然没有现在高,但是却是真正热爱学术并且是真的搞在研究的人。但是现在的研究生,大多数都是不得已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