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第二遍,越发觉得的确是经典。青春好比一场浓雾,在浓雾中怅惘。浓雾散去,人生的景象分明,却又怀念起那一场懵懂、前路未知、在世界的一隅独自爱、失落的幸福与孤独。
看第一遍时,我对直子突然的死去不知所谓,甚至一直以为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书中的几章。一个这么重要的主角怎么可以毫无铺垫地死去?绿子出现,渐渐成为“我”生命里的“那个人”,我的态度也是“一声叹息”——叹息的原因是爱情故事里的老调重弹:再深情的爱恋也抗不过时间、抗不过身处异地。
但看第二遍时,我的感受却大大不同。最主要的,我发现了绿子的好。绿子是个大大咧咧、和渡边开着黄色玩笑的女生。初看觉得她不正经,再看却觉得她活泼、率真得可爱。和她的名字一样,她象绿色,洋溢着一种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直子身上没有的,也是渡边深深渴求的。有人的书评里提到《挪威的森林》里的音乐隐喻,说直子和她喜欢的勃拉姆斯一样,是古典的压抑;而绿子则是西方摇滚的自由之风的体现。我不懂音乐,但说直子是“古典的压抑”,我觉得再恰当不过。比较渡边和两人分别的交往,和绿子的,是打趣、吵闹的欢腾;和直子的,却总有那么一种恬静的味道。直子与渡边共有了木月的死,这记忆与伤痛将他们永远联结,却也将他们永远分开。他们活着,他们的中间却住着死去的木月。毕竟,渡边爱木月,也只是朋友的爱。而直子却是木月的爱人。更何况直子还背负着她姐姐的死。同样毫无征兆的在正常人眼中莫名其妙的死。
背负着至爱、至亲死亡的直子,有着挥之不去的无力感。无力拯救,甚至无力被拯救。最后的死亡带着一种命定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