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活着》,让我们体会到时代的更替与社会的变迁。可以想见,在那个年代,像福贵这样悲惨遭遇的底层人民不计其数,福贵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实例。福贵的一生其实也影射了现代中国的历史。从国共内战、土地改革到人民公社再到文化大革命。福贵并非自讨苦吃,他的悲惨不仅是由于年轻时埋下了恶种,更多的是因为底层人物不得不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随波逐流,只有被迫地承受外部施加于他们身上的一切,才能勉强生存,最终天下太平了,社会稳步发展,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但年老的福贵再也无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了,因为他已经是孤苦伶仃,茕茕孑立,举目无亲的他最后流露出仿佛看透了自己的一生的一种释然,家族的兴衰浮沉只在一念之间,人生又何尝不是过眼云烟呢?福贵讲述自己一生的语气仿佛旁观者一般,而正所谓旁观者清,既已看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又何必怨天尤人,捶胸顿足呢?其实在福贵心里,他的亲人们不曾逝去,都还活着。并非什么“千磨万击还坚劲”,坚忍顽强地活下去,就是像福贵这样的平凡人唯一而伟大的胜利了。
无论怎样的一般部悲剧,如果在震撼人心之余没有引发思考,不能引导读者透过悲剧背后去探究更深层的东西,就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幸运的是,《活着》没有让我们失望。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也隐含着对人生存意义这一终极哲学命题的思考,这也是作者以“活着”作为书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