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第二章——《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
在我们考试的时候,我们通常有这样的感觉: 在做选择题的时候,我们第一遍可以把它做对,但是因为是凭感觉的不太确定,于是进行第二遍检查的时候把答案改了。到最后对答案的,我们惊讶的发现凭感觉写的竟然是对的,而经过了一定思考的答案却是错的。
而这种感觉,我们也可以叫做潜意识。
关于凭感觉,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晚上,英国首相丘吉尔,经常在夜晚坐车前往防空阵地视察。有一天晚上,他检查完一个阵地后准备离开。当助手准备为他打开车门时,丘吉尔却落到了汽车的另一边,打开另一扇车门坐了进去。后来,一颗炸弹从天而降。
假如丘吉尔没有到汽车的另外一边,那么他很有可能就会在这场事故中身亡。事后,妻子问丘吉尔为什么要换到另一边,丘吉尔说,因为当时一直有一个声音要他停下,然后他就依照他的感觉做了。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是唯心主义,是迷信。但是也有现代科学家研究表示,潜意识没有思维,只关心眼前的事物,喜欢即刻、确定、简单、舒适,这是属于天性的部分。同时,他处理信息的速度又极快,至少可以达到11000000次/秒,能极其敏锐地察觉很多不易察觉的信息,这就属于感性的部分。而意识,即我们理性的思考,处理信息的速度只有40次/秒。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能很好地把潜意识为自己所用,那么我们学习起来会更加的轻松。 但是我们的天性是追求舒适的,他能让我们感知真正适合自己并需要的东西,但是单纯地顺从天性,我们就会在最简单的题目上打转。那如果单纯的应用理性,我们会想要去解决最困难的问题,这样子也不好。
比如说,如果单纯应用理性,那么我们看书的时候就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梳理作者的框架思路,表明自己读懂读透了这本书。如果单纯顺从天性,我们就不能专注地读书,总是想着玩手机,或者是去干别的事情。
所以更好的读书方式,应该要让我们处于一个拉伸区。拉伸区区就是处于舒适区和困难区之间的一个位置,如果说天性选择的舒适区是你喜欢的,选择的困难区是你想要的,那么感性选择的拉伸区就是你触动的。
基于以上例子,更好的读书方式,或许就是你在读完整本书后,过几天再问自己:现在你印象最深的触动点是什么?然后抓住这个触动点去观点去实践就会获得很大的收获。
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把这一本书的内容全部记下来,我们只需要记住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不会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