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组 文章 相册 留言本 用户 搜索 我的社区 在线学堂 商城 购物车 支付钱包

[打卡]《在历史与人文之间徘徊》——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五)

2024-02-28 23:22:54
0
246

四、童庆炳先生的观点: 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那么, 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美学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童庆炳先生认为, 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美学关系,不是一般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而是彼此相互征服的关系。艺术美正是在这种独特的相互征服中显露出来。应该充分认识到,在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中,内容因素和形式因素其本性是不同的,内容作为生活之流永远是变动不居的,每时每刻都在发展或萎缩,前进或后退, 丰盈或贫乏……,而形式作为一种建立秩序的力量则要求稳定、固守、确立、物化⋯⋯; 另外,内容可能是一种主题、情调、氛围、定向, 而形式则可能是另一种主题、情调、氛围、定向,例如死刑(内容)可能是令人恐惧、悲哀的,可形式上却可以“像写鲜花那样去写死刑”, 从而供人享受, 这样一来,在艺术构思中,内容因素与形式因素就处于一种相互征服、相互消灭的相生相克的冲突中。内容力图控制形式, 形式则力图反过来塑造、组织改造内容。因此,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并不是静态的统一,而是对立的统一, 冲突、斗争中的动态的统一。

 席勒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他说:“艺术家通过艺术加工不仅要克服它的艺术门类的特性本身所带来的限制,还要克服他所加工的特殊素材所具有的限制。在真正美的艺术作品中不能依靠内容,而要靠形式完成一切。因为只有形式才能作用到人的整体,而相反地内容只能作用于个别的功能。内容不论怎样崇高和范围广阔, 它只是有限地作用于心灵,而只有通过形式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自由。因此,艺术大师的独特的艺术秘密就是在于,他要通过形式来消除素材。素材本身越宏伟、越傲慢、越富诱惑力;素材越是专擅地显示自己本身的作用,或者观众越倾向直接介入素材,那种主张支配素材的艺术就越成功。……在艺术中对待最轻浮的对象也必须把它直接转变成极其严肃的东西。对待最严肃的素材我们也必须把它更换成最轻松的游戏,激情的艺术如悲剧也不例外。”童庆炳先生认为,席勒这番话真正地接触到了艺术作


品中内容与形式的美学关系, 尽管他的论点是有严重缺陷的。席勒的观点中包括了这样几层意思:第一, 内容作为一种素材只能有限地作用于人的心灵,而形式则作用于人的心灵的整体,在艺术作品中要靠形式来建立艺术秩序,并完成一切;第二,艺术大师的本领就在于能以形式征服内容;第三, 艺术的普遍规律是以形式对抗内容,消解内容。席勒立论偏颇在于完全否定内容的积极作用,这是片面的、错误的, 但他指出了形式与内容的对抗关系,并进而提出形式征服内容的观点,则是极富见地的。它比之于那样简单地套用哲学概念的做法不知要深刻多少倍, 因为它真正揭示了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美学关系(尽管还不全面)。

 童庆炳先生的基本看法是这样的: 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征服的关系。一定的内容吁请一定的形式。或者说,一定的形式只有在一定的内容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如果没有内容作为基础, 形式就成为不可能存在的空中楼阁。这就是刘勰所说的“木体实而花萼振”的意思。没有内容这个根,哪来的形式这些枝、叶、花、果呢? 所以形式总是一定内容的形式,形式在总体上必须归顺内容,受到内容的支配。但是一旦形式受内容的吁请而出现、形成后,它就不是消极之物,而是一种“攻击性”的力量。它与内容相对抗,并组织、塑造、改变内容,最终是征服、消融内容。丑的内容可以被形式征服,而转化为美的形态。悲的内容可以被形式消解,而转化为喜的形态。然而,在艺术作品中,为何用此一形式,而不用彼一形式,为何进行这种征服,而不进行另一种征服?这又受到艺术家这个主体的思想情感意图的牵制与制约, 即形式的运用是听从艺术家思想情感意图的调遣的,而不是绝对自由自主进行活动的。这就意味着在形式征服内容的同时,又存在着一种逆向的运动,即内容征服形式。实际上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逆反的相互征服运动。艺术之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今天的小番外:今天上了大学的第一节电脑课,听不懂思密达。今天联系好了兼职的小店,去送送餐,一份两块钱,虽然不多,但是也算是迈出自己赚钱的第一步咯。今天的剪辑学习进度为0……

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