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的《呐喊》中徘徊了三日,每一页都似是历史与现实的碰撞,声声“呐喊”振聋发聩,直击灵魂深处。 书中塑造的孔乙己,成为了这几日阅读中让我难以释怀的人物。他满口之乎者也,却穷困潦倒,被众人嘲笑。长衫是他放不下的“体面”,可那又脏又破的长衫在现实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他在咸亨酒店里,用那“排”出几文大钱的动作,试图维护仅存的尊严,可换来的只是酒客们的哄笑。孔乙己的悲剧,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恶果,它将人扭曲,让读书不再是追求知识与智慧,而是沦为功名利禄的附庸。在那个社会里,像孔乙己这样被科举毒害的人又有多少?他们的命运被时代的洪流无情裹挟,找不到出路,只能在麻木与绝望中苟延残喘。《药》同样给我带来极大的冲击。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迷信人血馒头,将革命者夏瑜的牺牲当作拯救儿子的“药方”。茶馆里,人们谈论着夏瑜的死,却没有一丝对革命的理解与尊重,只有愚昧和冷漠。这不仅是华老栓一家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夏瑜为了理想和信念付出生命,却不被当时的民众所理解,他的血成了人们眼中治病的“药”,这是何等的讽刺!从这些故事里,我看到了旧中国社会的腐朽与民众思想的麻木。他们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活着。 阅读《呐喊》的这三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黑暗的时代,感受到了鲁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他以笔为武器,试图唤醒沉睡的民众,打破这吃人的社会。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它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愚昧和麻木所左右。 合上书本,《呐喊》中的呐喊声仍在我耳边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