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呐喊》已二十天,我在鲁迅先生的文字中反复穿梭,那些犀利的笔触与深刻的洞察,至今仍如洪钟大吕,在心中久久回响。 书中的《狂人日记》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狂人看似疯癫的呓语,实则是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大胆揭露。“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振聋发聩的呐喊,撕破了封建礼教伪善的面具,让我看到旧时代的黑暗与腐朽。 还有《孔乙己》,长衫破旧的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角落里,用手“走”向人生的末路,他的迂腐、善良与悲惨遭遇,无一不揭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这些故事,都是旧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缩影,读来令人痛心疾首。 二十天的阅读,让我深刻认识到,《呐喊》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那个时代的“手术刀”,精准剖析社会顽疾,激励着我们珍惜当下,不断追求进步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