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给我们留下最后的话是:
“你们最好记住那个曾经的我——那个作为畅销书作家如日中天的我——而非那个从路易斯维尔市回来后变得失魂落魄的我……我的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困难——这种焦虑堪比淹死在开阔的海洋中。我知道我的行为将会把一些这样的痛苦传递给别人,那些最爱我的人。请原谅我。”
离开她深爱的父母、丈夫和两岁的儿子,我们不知道她的内心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挣扎和痛苦,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1968年,一个小生命在新泽西出生,父母给她起名“纯如”,取自《论语》:“从之,纯如也”,寓意为“纯正和谐”。照片上的她亦如名字一般,纯粹而美好。
张纯如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曾是台湾《中华日报》总主笔,父母都是科学家,从台湾赴美求学,之后留在了美国。童年时,她经常听到父母提起遥远的1937年,那个时候,围绕南京的长江几乎被尸体堵塞得水泄不通,河水也被血染得鲜红。她想象着那究竟是一个多么残忍的年代,祖父母又是如何逃离那个被称为人间地狱的南京。
然而,当她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时,却意外地发现,找不到任何文字资料记录这段史实。
“我去图书馆试图了解更多细节,但却找不到一星半点儿与此相关的信息。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在市里的公共图书馆里,在我的世界历史教材里,什么都找不到。更糟糕的是,我的老师们居然对这件事一无所知。”
有时候她甚至觉得是不是父母的讲述有夸大的成分,直到一张黑白照片出现在她的面前。这张照片改变了她的一生。
“尽管孩提时代我就听到许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事情,但却从未作好准备看到这些照片——被砍掉的头颅,被割开的肚腹,赤裸的女人被强奸者强迫着摆出各种色情姿势,她们的脸扭曲变形,带着让人永远无法忘记的痛苦和耻辱表情,所有这些都毫无遮掩地呈现在黑白图像上。”
同样是血淋淋的历史,犹太大屠杀广为西方世界关注,不断有电影、书籍讲述这段历史,奥斯维辛集中营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南京呢?为什么南京被世人遗忘?
张纯如决定要披露这段历史。“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其他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使他们都能尽早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毕竟,这些来自过去的声音正在逐年减少并终将全部消失。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够唤起日本的良知,接受对这桩事件应负的责任。”
她相信“真相是不可毁灭的,是没有国界的,是没有政治倾向的。”
“我要让全世界的人了解1937年在南京发生的事情,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