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油茶,顾名思义,油茶中的配料,既有油,又有茶。
如果你从字面能够看出这个,我首先恭喜你,只回答正确了一半。
确实,油茶当中真的有油和茶这两样配料。
哈哈,如果你有兴趣听,我可以跟你讲讲,什么是油茶。
我所讲的油茶,是我们这里年代久远,流传至今的民族特色小吃。这其中,不只有这两样,另外,还有一些油炸炒过的油茶料(方言:料子),如“泡谷”(糯米制成)、阴米、“米仔”(煮熟的饭,将其晒干)、花生、黄豆、粉丝条等。随着地方不同,油茶配料也各不相同。
如果你要说油茶怎么做?嘿嘿,要是被我们本地人听到,一听就知道你是外地人,因为在我们这里,油茶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听到这,你是不是有很多疑问,别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打油茶打油茶,既“打油”,又“打茶”,还得“打料”。
第一步,就是“打料”。所谓“打料”,就是炒油茶料,这可是一项技术活,稍不注意就会把油茶料给炒糊了。首先将“料子”先炸后炒。放一碗植物油于锅中,待到烧热,放入“泡谷”,花生、阴米、“米仔”等配料,这时就需要打油茶者掌控好火候,火大了,会糊;火小了,难熟。等所有的“料子”表层呈金黄色,说明是时候将其用“油捞捞”给捞上来。
第二步,打油茶。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一锅打的,但在我们这,是一锅一锅打的。正所谓“一杯苦,二杯夹,三杯四杯最好恰”,只要打了油茶,我们这里都要喝上四杯,老人家讲“四季发财,图个吉利,别逢单数”。首先将锅烧热,放点油炒一炒我们这里专用来打油茶的茶叶,用汤勺使劲“擂一擂”,(我家以前还有擂砵【现在还常用】、擂锤【不怎么常用】,用来捣鼓茶叶,蒜,姜,辣椒、胡椒等)。熬制大约几分钟,肉眼能见到茶汁变成金黄色,而后左手抓住竹油茶捞,右手握住汤勺,将伴有茶叶的茶汁舀至竹油茶捞中,茶汁就会渗进擂砵中。
第三步,在烧热的锅放一丁点猪油,凝固而冷却的猪油在升高的温度下熔化后,将擂砵中的茶汁一鼓作气“kōngdàopáguōlǐ”,想要让油茶味道再上一个档次,那你可以用擂砵和擂锤擂碎姜蒜胡椒等香料。
第四步,在油茶碗中放入我们炒好的“料子”,料子不必太多,一碗一小勺。毕竟“恰油茶”,吃的是茶,料子太多反而会让人在吃第一碗时对油茶生厌,至少我是不怎么喜欢吃料子。
第五步,用汤勺在茶汁中搅拌一下舀一勺放入碗中,舀第二碗的时候还是重复同样的动作,在锅里搅拌一下舀一勺,只有这样打出来的油茶才好喝。
当金黄色的茶汁遇见金黄色且酥脆酥脆的“料子”时,会发出“滋滋声”,那简直就是上天赐给人间的一道“山珍海味”,喝一口,只觉得身上的疲劳感瞬间消失,原本昏昏欲睡的大脑,在油茶的刺激下,立刻活跃了起来,抑郁的心情也顷刻间变得舒畅。当我们在嘴里嚼一嚼那些泡谷、阴米、米仔、花生等配料时,哇哦!只觉得世界上再没有比这好吃的美食了。
据说,油茶文化起源于唐朝,流传至今,也有很多的吃法。但,我觉得还是我们这里一锅一锅打的猪油茶最好“恰”。
每逢农历九月,到了挖红薯的季节时,油茶料又多了一样,那就是红薯。临近快过年的十二月,家家户户也会“打糍粑恰”。
如果说油茶也分档次的话,那么低档的油茶就是不加葱姜蒜胡椒,也不加红薯或糍粑,中档油茶只加葱姜蒜,不加红薯或糍粑,高档油茶则是这几样都加。
在我看来,红薯油茶、糍粑油茶,或许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美食了。而且,我们这里热情好客,浓浓的一股淳朴民风。
每当中午临近,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开始烧火“gà拔锅(我们这里的方言)”,只要中午时分,从人家门口过,都会闻到一股香味,这就是油茶的香味,总会引得人肚子咕咕叫。亲朋好友间关系较好的,都会轮流去各个家里蹭油茶,几家人聚在一起,喝着油茶,有说有笑,好不快活!
十几年前,我们这儿,中午基本上只吃油茶,不吃饭。因为在我的家乡,以前每家每户的粮食总量不像现在充沛,吃饭拮据,炒菜也只放一点点猪油,便可以有滋有味吃上一顿,肉根本买不起,为了犒劳自己,每隔两三个月才会吃上肉,或者家里来客人了,也会煮肉招待。所以上午干完活,回到家,打四碗油茶,休息会儿,便直接去干活了。
现在,咱们生活条件好了,不管有多忙,中午不仅都是照例四碗香喷喷油茶下肚,还要煮好炒好菜,填饱肚子,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委屈自己了。
不过即便如此,在中午时分,亲朋好友间逢人打招呼也并不是说,『你吃饭了没?』而是说,『打油茶恰了没?』
哈哈,听起来是不是很有趣?对了,如果你们想要来广西旅游,那么必不可少的一道打卡攻略,就是来桂林资源,尝一尝四碗地地道道的苗乡油茶,我相信,这绝对是一次印象深刻的旅游,让你对油茶难以忘怀。
好了,今日这期《南方星与美食相遇》栏目就结束了。整体记录下来,我总感觉哪里少点什么,哈哈,希望我下次能够想起来,并及时补充上去。
那么下一期我讲一讲我们这里的另一道美食,糍粑。现在人呐,都变得怕麻烦了,只想吃现成的了,我不知道我家上次打糍粑还是在几年前,又或是十几年前,反正我们组没人打糍粑了,趁着接下来的时间里,让我找寻一下记忆深处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