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组 文章 相册 留言本 用户 搜索 我的社区 在线学堂 商城 购物车 支付钱包

[打卡]补《影响力》第四章

2022-02-19 22:38:28
0
558

本书到此全部结束

————————————————————

第四章    社会认同——脑子里的怪物


【高光句】

    1.社会认同原理。该原理指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这一原理尤其适用于我们对正确行为的判断,特定情形下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正确时,我们的看法取决于其他人是怎么做的。

    2.幽默的一个空洞特征——笑声跟幽默的实质一样管用。

    3.一般来说,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4.多元无知:在局面模糊不清的时候,人人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但别人也观察你的行为来作为他的行为参照】,这会导致一种叫做“多元无知”的有趣现象。

    5.“说不定其他人会帮忙或打电话,说不定其他所有人已经这么干了。”因为人人都想着会有别人帮忙(或者别人已经帮了忙),结果人人都没帮忙。【这就是多元无知带来的影响,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以前在遭遇性侵后,受害方(尤其是女性)往往都不敢声张,因为别的遭受性侵的人也基本没有声张过,但随着新闻媒体对性侵受害者取证报警的勇敢行为的报道,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害方大声疾呼,勇敢报警】

    6.对紧急事件的受害者而言,“人越多越安全”的想法有可能完全错误。跟一群人在场比起来,要是当时的旁观者只有一个,说不定急需救助者的生存概率反而更大一些。【和乌合之众中的观点相似,人一旦混在群体里,就很容易降智。】

    7.目击者们只要确信出现了紧急情况,就很可能会出手相助。而且,不管旁观者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主动帮忙的概率都很高。【这里的“确信”很重要,人只要认识到面对的是紧急情况,就会采取行动,但是如果不确定是否紧急,人们的行动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8.可要是旁观者无法肯定看到的是不是不是紧急情况,局面就大不相同了。此时,单个旁观者比一群旁观者(尤其是当这群人互不相识的时候)更有可能帮助受害者。

    9.多元无知效应似乎在陌生人里显得最为突出:因为我们喜欢在公众面前表现得优雅又成熟,又因为我们不熟悉陌生人的反应,所以,置身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里面,我们有可能无法流露出关切的表情,也无法正确地解读他人关切的表情。因此,潜在的紧急事件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受害者倒了霉。

    10.城市环境的这三种自然特征——混乱、人口众多、相识度低,与研究所揭示的降低旁观者出手救助概率的因素极为吻合。故此,不需要“都市人格解体”和“城市居民疏远”等可怕概念,就能解释城市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旁观者不作为的例子。【城市人们冷漠的论调有了新的解释】

    11.旁观者群体没能帮忙,不是因为他们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他们不帮忙,因为他们无法确定紧急情况真的存在,也无法确定此时是否需要自己采取行动。只要他们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插手干预紧急事件,他们是一定会做出反应的。

    12.“敌人”只是单纯的不确定状态,那么,紧急事件的受害者就有可能通过减少不确定性保护自己。

    13.身为受害者,除了提醒旁观者你需要紧急救助之外,你还必须多做点什么——你要消除他们的不确定性,告诉他们怎样提供救助,谁该提供救助。什么样的办法才最有效、最可靠呢?

    14.一般而言,在需要紧急救助的时候,你的最佳策略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让周围人注意到你的状况,搞清楚自己的责任。尽可能精确地说明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而不要让旁观者自己判断,因为尤其是在人群里,社会认同原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多元无知效应很可能会使他们认为你的情况并不紧急。

    15.我们在观察与我们相似的人的行为时,社会认同原理能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这类人的行为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该怎样做才正确。因此我们更倾向于仿效相似的人,而不是跟我们不同的人。【社会认同原理的适用条件:不确定性、相似性】

    16.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尤其是在我们觉得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

    17.维特效应:两个多世纪以前,德国大文豪歌德出版了一本小说,叫《少年维特的烦恼》。小说轰动一时,但故事以书中的主人公维特自杀而告终。它让歌德名声大震,也在欧洲引发了一阵自杀浪潮。

    18.一些内心饱受折磨的人读了别人自杀的报道,就会仿效这种做法,了断自己。这是社会认同原理的一个病态例证:这些人根据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动,决定自己该怎么做。

    19.报道自杀的消息,促使一部分跟自杀者类似的人走向了绝路——因为他们现在发现自杀的念头更加站得住脚了。

    20.影响力最强的领导者是那些知道怎样安排群体内部条件,让社会认同原理朝对自己有利方向发挥作用的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应该能说服群体里占相当大比例的一部分成员。“大量群体成员已经被说服了”这一天然信息,本身就足以令剩下的人信服。所以,要想当个好领导,就得获得一大部分人的支持。】

    21.人是机械地照着社会认同原理做的。

    22.首先,我们似乎持有这样的假设:要是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他们必然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尤其在我们并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很乐意对这种集体智慧投入极大的信任。其次,人群很多时候都是错的,因为群体的成员并不是根据优势信息才采取行动,而只是基于社会认同原理在做反应。



【读后小结】

    1.社会认同原理: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我们天然觉得别人做的是对的。

    2.社会认同原理的适用条件(即在什么情况下发挥作用):

     (1)不确定性:即无法清晰认知所要处理的事情

     (2)相似性:我们倾向于和那些与我们有相似之处的人做同样的事情

   3. 如何抵挡:

       人是机械地照着社会认同原理做的,所以,一般情况下,随大流,但是,面对明显是伪造的社会证据,我们要保持警惕,理性思考后再做决策。


评论
意见反馈